新华网北京12月29日体育专电(记者单磊)过去两年,京城各大健身机构大打价格战,500元-600元办一张健身年卡屡见不鲜。价格战的恶果是导致健身房服务质量下降,顾客流失严重,大批健身房纷纷关闭。2009年末,健身行业终于有了转机。
11月26日,浩沙集团旗下的浩沙健身并购浩泰健身51家店,使得浩沙健身直营连锁健身俱乐部达86家,成为全国店面数量最多的健身机构。并购成功之后,浩沙健身立刻将原浩泰健身俱乐部的会员卡价格提高了一倍,并投资进行硬件和软件改造,恢复了京城健身原本时尚的面貌。此举不但终止了行业内耗严重的价格战,也避免了由于健身房关闭而引发的一系列司法和社会群体事件的产生。
浩沙集团董事长施洪流29日在接受采访时说,经过前期的投入,各健身房拖欠员工工资和会员退费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据介绍,前端时间由于价格战,京城各健身房甚至出现了700元可以办两年健身卡的奇怪现象,单位时间内的健身费用下降到只有几毛钱。结果过去多是白领光顾的健身房变得人满为患,各年龄段健身人群混同锻炼,一些中老年健身人群甚至把健身房当成了洗澡堂。而经营者由于价格战入不敷出,已经有老板夹皮包跑路,留下没有支付工资的员工和无处退款的会员。
施洪流说:“我们提高价格,并不是要将健身重新变成高端人群的消费,而是规范行业标准。我们仍旧保持健身房原有的软硬件设施,甚至还有提高,另外从服务理念上下手,让健身这个行业重新变成全民健身的一部分。”
作为一家生产泳装起家的企业,浩沙走的不是中国体育品牌惯常的品牌赞助赛事的路子来提升品牌形象,而是把自己由制造商变成服务商。作为一个年产值五六亿元人民币的体育品牌,浩沙在福建这个盛产知名服装品牌的地区只能算是“小弟”。年产值几十个亿的品牌都只能在国内二、三线城市销售,浩沙却直接占领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大城市,而且面向的群体都是高端白领阶层。浩沙健身总经理吴升平说:“浩沙采取的是一体化、一站式服务,并且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健身房为主、健身产品生产为辅。虽然从现阶段看,健身俱乐部是高投入小产出的行业,但其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从商业角度看有巨大的经济利益,从社会角度来看是利国利民的重要事业。”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体育服装品牌也出现了发展模式单一、竞争残酷的局面,浩沙健身的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12月22日,2009年浩沙杯全国万人健美操大赛在重庆永川落幕,超过10万人参加了这一活动,仅22日的总决赛就有2000多人参加。浩沙让健身与普通群众走得更近,这样既避免了价格战的内耗,也将健身的理念推广至平民百姓。
施洪流表示,改善国内健身行业状况是个长远计划,他们已经做好了打长期战的准备。“但我们还是会以每年增加100家俱乐部的速度加快行业发展,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让健身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国外健身人群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十几,中国只有零点几,这说明健身在中国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现在需要做的是提高服务理念,改变人们的健身观念。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大,健身肯定是社区、学校和城市发展的必要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