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10-67013680
CEO们的健身房生活
时间:2010-01-14 10:41:47 来源:健网
商场如战场,CEO们自然是投入了百分之百的精力精力和体力,人们惊叹他们铁人般的斗志和旺盛的精力。而健身房,则是CEO们力量和精力的最佳积蓄点,他们是如何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让我们轻移脚步,走进他们的健身房生活。

CEO们的健身房生活


生活新起点
健身是一道值得玩味的风景。女人在这个空间里几斤几两一目了然,她们除去了所有用来困惑自己、迷惑男人的伪装,从零开始。别在大街上对女性健身者说:“看,那个女人身材不错!”她只会斜你一眼,懒懒地应付道:“是吗?健身房里才知道。”同时,健身房又是一个促使人们改变的地方。
健身和做股票一样,也是投资。按照股神巴菲特的窍门,投资就是长期持有。本土咨询公司亚商的CEO张琼,十年坚持健身3,650天,每个工作日的终结几乎都是在健身房里。圈中人很羡慕她的魔鬼身材,她马上开始传教:“坚持十年,你也可以拥有。”这项投资除了金钱作股本,还有毅力、适当的孤独、怡然自得作为底蕴。
男人的收获也是极大的。走进健身房,就展露了自我改变的愿望和勇气。安达信合伙人泰瑞 尼尔说:“改变是一扇只能从里面开启的门。”每一次跑步,每一次压腿,都是一种内心的期待,一种自信。健身开发了形体内外的各种可能性。管理大师查尔斯 汉迪也说:“社会需要重新诠释,公司需要重新估量。”要做到这一点,CEO的生活观就应该重新想象。
物尽其用,健身带来了随时的运动和思考,也带来随时的人际变化。贴心的朋友,往往是在健身房里。运动之后,神经得到了放松,CEO们和萍水相逢的人往往可以无话不谈,从办公室政治、个人情感纠纷,到孩子上学、心理苦闷,谈个底朝天。就是在这种会馆似的气氛中,CEO蜕变蝶化,更新了自己的心路轨迹,改写了成长的故事。
  灵感策源地
健身房也有“粉丝”?杜家滨就是其中的一个:“如果酒店里有健身房,我一定会去锻炼。”宝洁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雷富礼也毫不逊色,他早晨5点左右起床,先锻炼,然后上班直到晚上7点。这样的作息制度几十年如一日,何病之有?求神不如求己,防病于未然,是跨国公司商业领袖的健身信条。
健身时间虽然可以认为是从办公时间里挤出来的,但最后又还给了办公室,因为没有这一小时的健身,他就坚持不到晚上9点。总裁管理公司,从管理自己开始。比尔 格罗斯,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也是比蜜蜂还忙。他一起床就工作,到上午8点半,就起身离开办公桌,去马路对面的俱乐部健身,在那里用一个半小时左右练习瑜珈。他说:“这一个半小时是我一天中最宝贵的时间。”
离开自己的岗位和下属,专门去锻炼,破坏了制度,值不值呢?格罗斯坦承,30年来,只有两三次有人穿过马路跑来叫他回去。这个概率是很低的,上司和下属知道他的习惯,自然会提前或者推后找他。非得他及时处理的事不多,毕竟不是总统。但中途溜号终究于礼不合。健身房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让这位商业高手坚持30年?
原来,他是在健身房里寻找灵感,在做了约45分钟的自行车练习和10到15分钟的瑜珈之后,灵光就会突然闪现:“我的一些最好的想法,实际上就是当我倒立练瑜珈时想出来的。”
瑜伽有很多体式,倒立只是一种。倒立的时候灵感滔滔,说明长期的直立行走使人类的潜力受到了限制。格罗斯离开办公室,离开喧嚣的环境,离开通报时讯的大屏幕,在健身房里两脚朝天,增加了大脑的血流量,于是慧根大开。
健身房是一个让总裁们变得聪明的地方,自然要随时惦记。海龟王冉每天要写四五篇博客,CEO们很惊讶,叩问秘诀,王冉咧嘴一笑:“我是在健身房的跑步机上想,一跑一个小时,什么都想好了。”王冉的博客,洋洋洒洒,从经营到管理,从灵通消息到宇宙洪荒,思路独特。

4834020820053422_1


俗务缠身,总裁们的灵感被幽禁在心灵里,正如风被幽禁在风神的石洞里一样。健身房,不仅让总裁们四肢发达,身轻如燕,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思维敏捷。他们都是劳心者,劳心者是要治人的,健身房让他们得到治人的良方。如此看来,健身房不仅关乎体型,还关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软福利
慧聪网总裁郭凡生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往往会问一个问题:你锻炼身体吗?如果对方坦白地说很少锻炼,郭凡生就将之拒之门外,几乎没有商量的余地。他说,当年自己创业的时候,每天骑车从人民大学门口到南城,连内裤都湿透了。没有好身体,做商业是不行的。
身体是盈利的本钱,总裁们众口一词。其中最坚决的是杰克 韦尔奇。韦尔奇刚刚执掌通用电气,就将辞退的那部分工人的工资用来修健身房,投资数百万美元去做被认为是“非生产性”的事情。他坚持说:“我们只要最优秀的人才,我们最优秀的人才不应该在一所破旧的发展中心工作。”
在他眼里,健身房可以给员工提供一个轻松随意的聚会场所,可以把不同部门、不同级别、不同职能的人,不管高矮胖瘦聚在一起。韦尔奇觉得:“假如投资 100 万美元就能让这些设想成为现实,就是值得的。”
目光独到,难怪他是第一CEO。现在,跟进者如过江之鲫。在李开复的谷歌总部,公司就是一个高档消费场所:百步之内,必有美食,而且免费。李开复幽默地说:“这样容易让员工的体形产生横向变化,所以我们提供了健身房。”谷歌是最大的搜索门户,把生活元素搜进公司,体现了李开复的搜索新理念。
身体是员工的本钱,那么顺理成章,健身就应该是一种福利。思科公司很早就考虑到这一点,他们在东方广场三层办了一个健身房,设备齐全,功能优越,结果却没有一个员工敢去用,因为健身房的玻璃是透明的,员工担心老板看见会不高兴,最后健身房竟然异化成了休息室。按照彼得 德鲁克的意见,问题的根本在于老板,老板对健身房的态度决定了员工的心态。所以,即使健身这种看上去不大的问题,也要求总裁将好意进行到底。
韦尔奇冒著被人赶下台的风险坚持的健身计划,在搜狐得到了实施。在那里,健身房人头攒动,热火朝天。张朝阳不无得意地说:“我们做的本来就是得风气之先的事业。”在奇虎办公室一楼员工健身房,有专业的健身教练在执教,有些单身汉甚至就住在公司──凝结著程序员出身的CEO周鸿的心血。
为员工提供健身机会,是公司“软福利”中的一种。它不硬,不是年货,不是红包,不是期权,但它缓解了职业压力,照样凝聚人心。有了归属感和感恩之心,他们就会积极地执行和设想新的蓝海战略。倘如此,千金不换,何况区区100万美元?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