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运动疼痛
1、选择合适自己的运动计划
应根据不同的年龄、身体素质进行不同的体育运动,如慢跑、游泳、打球、登山、跳绳、舞蹈等,不合适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计划只能带来副作用。
健康人群一般每次运动时间应为30-60分钟,运动频度每周进行3-5次为宜。50岁以上没有心脏病的人群,应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运动,运动频度每周1-2次。老年人应该以柔韧性和平衡力锻炼为主。
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坚决避免“周末锻炼集中营”式的运动方式,一暴十寒有害无益。
2、做好防护,科学锻炼
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是对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充分动员,提高肌肉、肌腱弹力和各关节的活动范围,能防止运动损伤。
要注意科学运动,了解运动原理,正确的握拍、跳跃姿势,都能够大大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运动后当避免受寒,休息30分钟左右后用温水沐浴。对于超过平常运动量的部位,可以自行按摩,加快乳酸循环,避免疼痛发作。
疼痛治疗要正规
运动损伤相关性疼痛是机体正常功能遭到破坏而发出的警示信号,一定要引起重视,这种疼痛医学上称之为“好痛”。应该正规就诊,避免形成慢性疼痛和功能受损,转变为“坏痛”。
颈腰背肌筋膜炎:以保守治疗为主。适当锻炼颈部、腰背肌,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物理治疗、按摩、针灸均有效。请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和肌肉松弛剂。局部进行神经阻滞,注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布比卡因见效迅速。
网球肘:患肘休息,制动,热敷,口服药物治疗同上。患侧药物神经阻滞治疗甚佳。因疼痛或功能障碍影响生活和工作的,需手术治疗,有切开或关节镜下Nirschl清理术两种选择,效果较好。
半月板损伤:如果不进行手术治疗很难自愈,推迟治疗将导致撕裂进一步增大,失去对整齐撕裂处缝合修补的机会。关节镜技术的发展使半月板缝合的适应征不断扩大。
踝关节扭伤:急性期处理应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适当服用非甾体消炎止痛药物、减轻组织水肿药物。受伤36-48小时后,可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使组织渗出及淤血尽快吸收,加速修复。后期进行肌肉力量、灵活性和平衡训练。怀疑有骨折的,应及时摄片检查,以确定病情,对症治疗。
跟腱损伤或断裂:如果怀疑有运动相关性跟腱损伤, 应立即平卧休息, 严禁行走。局部冰块冷敷, 抬高患肢,并到正规医院诊治。对于闭合性跟腱断裂,分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类。而重点还在于如何进行损伤后的功能康复,以期最大限度保持功能,恢复运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