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美国、英国等国家多个城市举行了“不穿裤子搭地铁活动”,国内一些媒体也报道了美国纽约举行的“不穿裤子搭地铁日”活动的图片。据说,该活动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尝试摒弃保守,为生活增加乐趣。如今,广州地铁发生的这一幕,可以说是英美等国家“不穿裤子搭地铁”活动的延续。
广州地铁出现的“不穿裤子”的本意,可能是让人们减少现代工业产品的使用,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过,在数九严冬不穿裤子,却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低碳生活绝不是鼓励人们在寒冷的冬天不穿裤子,而是应该在实用保暖、做好生活物质保障的基础上做好环保工作。而因为相机和摄影机的来回穿梭,给人的感觉竟然是在拍广告。我想,这种活动的效果无疑打了折扣。
英美国家举行的“不穿裤子搭地铁活动”,目的是让人们尝试摒弃保守,为生活增加乐趣,有人称之为是“搞怪”活动。也就是说,这个活动只是一些爱好者的自身行为,也可以说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与别人的关系其实并不大。这就像是一些“行为艺术”,目的只是为了搞怪或者为了引起他人注意。
而由于国情的不同,国内的“不穿裤子搭地铁活动”甚至引起了人们的反感。比如最近网络上曾有人发起“不穿裤子搭地铁”的活动,说是用这个方式来支持广州亚运,就遭到了人们的反对,有不少市民觉得脱裤子和亚运好像并没有什么关系。可能是这个原因,广州的“不穿裤子搭地铁活动”就由“支持亚运”变成了“支持低碳”。然而,这种“不穿裤子”运动,估计与低碳生活也联系不大,看起来更像是“拍广告”。
自从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以后,“低碳”一词逐渐被国内公众所认识和接受,低碳生活也逐渐走入国内家庭。然而,倡导低碳生活,我们应该选择一个“通俗易懂”的方式。举办倡导低碳生活运动,也要让人们看明白活动的内容,以及你想要表达的意思,活动的目的,应该让公众一看就懂,如果搞得跟行为艺术似的,那么,就会让人们如坠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倡导低碳生活,远不是在数九寒冬“脱裤子”这样简单!“脱裤子”也不是低碳生活,应该说,数九寒冬不穿裤子,不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教条地引用国外的活动或经验,甚至会适得其反。我们并不反对低碳生活,我们也希望拥有低碳生活,但倡导低碳生活,请选择通俗易懂的方式,要让国人看得懂看得明白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