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市民的健身热情也日益高涨起来。近日,记者走访我市一些健身俱乐部时发现,前来咨询和准备入会的人正越来越多。不过,记者调查发现,市民健身热情的高涨并非全是天气的功劳,也是健身俱乐部行业越来越“亲民”的结果。
健身俱乐部价格总体下行
与绝大多数服务业价格的上行趋势相反,近几年来,我市多数健身俱乐部的价格却是稳中有降。业内人士认为,这是短期内俱乐部数量过快增长,竞争激烈所造成的结果,但客观上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健身。
记者从中体倍力、韦德伍斯、一兆韦德等大连多家健身俱乐部获悉,大连健身俱乐部始创于2003年前后,2006年~2007年迅速增多,其后竞争日趋激烈,价格战开始上演,并在2008年末~2009年上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达到顶峰,不过目前已渐趋平稳。也就是说,大约从2007年以来,我市健身俱乐部的价格总体上呈下行趋势。
“不过,多数降价行为都是通过隐性的方式进行的,市面价格往往仍然维持原价,但实际上有很大的折扣。”一家俱乐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部分高端俱乐部目前的实际价格只相当于其“历史最高价”的一半左右。目前,在我市,年卡实际费用在3000元以上的,就算得上高端俱乐部了;而中端俱乐部的年卡价格,一般在1500元~3000元;1000元以下的属于低端。
中端俱乐部更受市民青睐
记者近日走访时发现,在一些年卡为2000元左右的中端健身俱乐部,许多健身项目不时会出现满员甚至排队等候的情况,但高端和低端俱乐部那里较为鲜见;而从2007年以来,我市扩张速度最快的也是中端(连锁)俱乐部。韦德伍斯健身体育发展有限公司策划经理杨洋分析认为,中端俱乐部之所以更受市民青睐,是因为其价格相对高端的较低,而硬软件设施又比低端的好,符合大多数市民的需求。与此同时,许多中端俱乐部的连锁经营模式,也提高了其信誉度。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高低端俱乐部在我市没有市场。中体倍力健身俱乐部大连、沈阳区域私人教练总监滕海生,一兆韦德大连新玛特健身会所运营经理李寰一致认为,目前我市一些高端俱乐部之所以发展得不尽如人意,不是因为没有市场,而是因为其自身的服务质量和专业程度还没有达到“高端”的标准,让顾客觉得不值。他们希望同行不要再一味地打价格战,而是把更多的精力用来完善管理和服务。“如果真正物有所值,一万元的年卡也会有人买单。”
对于低端俱乐部来说,关键是要控制会员数量,保证设施够用、耐用。
业内人士提醒:健身贵在坚持
虽然市民的健身热情正越来越高,但毋庸讳言,因为工作繁忙和自身意志力不够等原因,一些市民健身时还存在虎头蛇尾的现象。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少俱乐部人士对此表示担忧,并希望借报纸提醒市民:健身贵在坚持,否则效果有限。
据保守估计,目前我市各大健身俱乐部的睡眠卡(以一个月使用不足两次计算)比例平均约为10%,有些人办完卡后甚至一年也去不了几次。为此,有人建议俱乐部给这部分人办理次卡。不过,当记者就办理次卡的可行性向一些俱乐部咨询时,几乎没有人认同。滕海生表示,在某种意义上,俱乐部为顾客办理次卡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这等于支持他们采用“一暴十寒”的方式健身,对身体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记者同时了解到,针对部分会员难以坚持的情况,一些俱乐部已经采取了诸如电话提醒、不定期地举办一些户外活动等方式来督促和吸引会员,帮助他们坚持下去。杨洋告诉记者,对于俱乐部来说,留住老会员比开发新会员的成本要小得多。所以,不论是站在顾客的角度,还是为俱乐部的利益着想,他们都希望会员能够坚持锻炼。她介绍,一般来讲,一周锻炼2~3次比较合适,时间充裕的话还可以更频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