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10-67013680
舞蹈訓練作為身心整合的方法
时间:2010-03-30 14:40:54 来源:网友博客
一、健康的身體與發育受阻的身體

健康的身體和心靈是融合在一起的。身體可以自由地表達任何情感反應,並會重新取得平衡,回到自己的中心。在這裡任何衝動、扭曲、收縮都能得到滋養,受到的阻礙可以重新流動,曾經分裂可以重新整合,精力耗盡可以重新充滿能量。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僵硬的身體、無力的身體,緊縮的雙肩,不協調的肢體動作,顯然是不同程度上發育受阻的表現。那些壓抑、受困擾的感覺,不僅限制了身體的自由表達,也影響、限制了人的生活經驗。一個卑躬屈膝的身體呈現不出良好的精神風貌,更不會受到他人的尊敬。同時,一個人對於自己身體的感覺,滿意、不滿意、愛它、恨它,無論對身體的態度如何,這種態度會影響到他與周圍人的關係。一個不接納自己身體的人也不會對周圍的人完全接納。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很多本能、本性被扭曲。現代人片面發展了自己的理性,而壓抑、忽略了自己的感覺。找回、恢復人的本能,就找回了已經失去的平衡與和諧。動作分析學家拉班(RV Laban)早在20世紀上半葉曾發出呼籲,“現代化勞動習慣經常造成對心靈的損害,如果不找到補救方法,整個人類文化必定遭殃”[1](P240) 。他主張在一切工作領域均應藝術地創造節奏化、流暢的工作程序,從而避免過度緊張帶來的疲勞和過度鬆弛帶來的懶惰。拉班站在社會文化歷史的高度,賦予現代舞更多的社會責任:身心健康方面的、教育方面的、社會改造方面的。

生命狀態的種種表現,包含在每一個自覺或不自覺的動作中,既是形體的、又是心理的;既是外部的、又是內部的。如果這種內外的一致性與和諧性遭到破壞,身體的真實感就將遭到破壞,身體和心靈對於所作所為的信念發生動搖或完全被扼殺,神經緊張、對精神和身體的強制將隨之產生。

二、舞蹈對身心發展的有機統一作用

舞蹈教育的原理建立在身心一體化的哲學觀上,美國哲學家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指出:在我們對外部世界的經驗中,以及我們人格結構的和諧整合中,藝術發揮著有機統一的作用。如他所說,“藝術的職能在於統一,在於打破關於經驗世界之基本共同要素的傳統區別,儘管發展個性作為審視和表現這些要素的方式,但藝術的職能影響到個體的人,這種職能在組合各種差別,旨在消除我們生存諸要素中的孤立和衝突現象,旨在利用它們之間的對立因素來樹立一個更加豐富的人格,

跳舞是身心活動,是精神與身體的協調配合。舞蹈對身體的訓練不同於體育、體操。體操注重的是肌肉的活動,而不是身體和精神的恆常聯繫。正如鄧肯曾談到的她在舞蹈教學中的基本宗旨:每教孩子一個動作,就必須同時讓他們理解這個動作的精神內容。孩子就像樹木,樹木要自然地生長,孩子的舞蹈也要合乎自然,外部的動作必須很好地表現心靈內部的力量。

三、有助於身心整合的基本方法

(一)呼吸覺察與放鬆訓練。健康的呼吸讓身體得到能量,同時和外在世界相融為一體。呼吸使空氣充滿身體各部位的肌肉,喉部、胸部、腹部因一呼一吸的調節而放鬆。呼吸的質量是一個人的心理狀態的外在表現,緊張、阻礙等問題|{節而放鬆。呼吸的質量是一個人的心理狀態的外在表現,緊張、阻礙等問題首先通過呼吸流露出來。人們的呼吸方式有很大的差異。許多人胸腔以上的部位較緊張、僵硬,他們的呼吸短淺、急促。只有當胸腔的肌肉不再緊張時,能量才能夠在身體中暢通無阻地流動。

當我們處於壓力中時,就失去了對呼吸的覺察。呼吸會變得急促和不規律。當人被負面的扶持者佔據或支配時,剛開始一定會暫停呼吸,由於這是一種無意識的習慣性動作,很少被覺知到。因此,將意識回歸到以呼吸為基礎的覺察,是改變行為的一個主要工具。注意呼吸與感受品質之間的關聯,可以在呼吸覺察訓練中受益。

(二)節奏訓練。節奏能力方面出現障礙,往往是既有生理方面的問題,又有心理方面的問題。生理問題如肌肉僵硬或肌肉鬆軟、肌肉活動的記憶力不強、神經系統不協調、能量使用把握不好分寸等。心理方面的原因,如缺乏自信、情緒緊張等。

所有的生命都是有節奏的。呼吸、心跳有節奏,是節奏感的生理基礎。節奏感是生命的基本力量,也是人的本能。從幼兒身上和原始民族身上都可以看到強烈的節奏感。身心的和諧發展有待於身心一體化的教育。節奏訓練就是身心一體化的最佳途徑。

20世紀初瑞士達爾克羅茲發明了“體態動律”訓練體系。達爾克羅茲深入研究了兒童的節奏能力,他指出,節奏能力的獲得,取決於生理器官和心理過程的相互作用,取決於兩者的發展水平。他的教學宗旨是:開發人的與生俱來的節奏感潛能,將被壓抑的本能轉化為具有主動性和創造性的感知、反應和表現力,使身心均衡發展。培養對人體極為重要的節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諧,使感情更臻細膩敏銳,使兒童更加健康活潑,激發想像力,促進各方面的學習。節奏感中的兩中基本要素:感知與運動。節奏感達到高度發揮時,就變為感情性的,這種感應就是所謂的“感情移入”。

(三)力效訓練。拉班認為力效訓練對於人格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動作特點的改變即意味著內心情緒的改變。這種訓練能夠喚醒運動因素協調的人體感覺。

力效(effort)是拉班“人體動律學”的一個重要概念。人體動作包括外部空間形式和與之相應的內在含義。這種內在含義是導致動作發生的內在衝動,即力效(P。力效賦予動作活動的表現性,及其力度變化和節奏現象。每一力效由四個力效要素構成,即重力、空間、時間、和流暢度。重力是指由於地心引力的作用而產生的動作的輕重質感;空間是指人體動作的空間軌跡,有直接和曲延之分;時間指人體動作所佔時值,即快或慢;流暢度指動作過程中的勁力,是控制還是放縱。

力效要素與人格有一定的對應關係:重力對應於身體方面的品質;時間顯示人格的直覺方面;空間與人格的智慧相關;流暢度顯示情緒。人格對各力效要素的態度,分為對抗和順應兩極:重、快、直接、控制屬於對抗的一極;輕、慢、曲延和放縱屬於順應的一極。日常生活中,人們的肢體活動是極其有限的。由於從兒童時代起就重複那些日常必要的動作,循規蹈矩,毫無生氣,日久天長,人們的精神活動也不知不覺受到限制,喪失了主動性與活力。運用力效知識可以有目的地發展有價值的人體動作,養成習慣,從而塑造理想的人格。

人體動律學理論的核心,是通過動作所顯示出來的身心關係,來改造人,進而改造人類社會。拉班認為整個世界充滿了矛盾,協調得當就意味著社會的進步。而舞蹈者接受力效訓練,能夠使心理的、生理的矛盾衝突獲得緩解和協調,對人格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