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ds’Big world
少儿体舞-小小少年的大世界 打开门,走进体舞肚世界 从身体成长和发育的情况来看 , 孩子在什么年龄段开始学舞比较好?这是第四届 CCTV 电视舞蹈大赛国标舞 专场中的一道知识问答题,正确答案是 10-12岁。但在中国,无论是体育舞蹈(国标舞)还是其他舞蹈,很多孩子都是在 5 、 6 岁时就开始学舞了在国内体育舞蹈的比赛中,8岁以下组也通常是参赛人数最多的组别之一。
是他们过早地接触舞蹈了么? 不完全是。尽管答案是 10-12岁,但那其实指的是舞蹈的进入期,在进入期之前,还有一个启蒙期。
少儿学习体育舞蹈 ,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是启蒙阶段,即在孩子 6-9 岁的时候(10岁以前),这是学习体育舞蹈的初级和初 步阶段,使孩子受到舞蹈的启蒙教育,这时的重点是了解体育舞蹈培养兴趣 , 在这一阶段训练量不能太大,一般来说,每周不超过6小时,每次训练在1小时左右为宣。 在这一时期,芭蕾基训和体育舞蹈的专门学习最好是各占一半。进行芭蕾基训主要是练习重心以及掌握基本的运动力学等,而体育舞蹈的专门学习则是以英国国际舞蹈教师协会的铜牌、银牌动作为主,不能过早地超越这个阶段,不能硬性冲击使人体发育受到 负面影响。轻微的、适度的运动量能促进身体的发育。 第二个阶段是体育舞蹈的进入阶段,大概是10-12岁期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体开始发育,可适当加大运动量,每周的学习和训练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2小时在学习重点上可以金牌动作、金星级动作为主,甚至可以学习一些竞赛的动作,在步伐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技术方面的动作,如旋转、拉伸、引带等。 第三个阶段是13-16岁,选择专业道路的孩子在这时进入了专业学习期,进入专业 院校学习。这一阶段更应加大运动量。 以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国标舞专业的教学配餐为例,每周22节专业课,每节课 45 分钟,此外,每周有3次训练课,用于消化所学知,再加上一些其他的练习时间,一般来说每周会有 30 节、每节 45 分钟的时间用于学舞和 练舞。而在专业课的学习中 , 芭蕾基训、拉丁舞、摩登舞各自所占的比例应为 40:30:30 。北京舞蹈学院自从 1993 年在附中开设国标舞专业以来,经过近 15 年的探索和实践,认为这样的教学配餐对专业的孩子来说是比较合理的 ,既不影响文化课的学习 ,又能保障专业课 的时间。这三个阶段都强调的是舞蹈的规范和标准,16岁以上的孩子才逐渐讲究舞蹈的风格和个性。
过去中国的少儿体育舞蹈教学并没有规范化 ,都是一上来就直接上套路 ,学花步 , 比 赛的时候对服装和动作也没有规定,谁跳得越花哨,似乎谁就是越好的少儿选于在比赛中服装、动作都很夸张 ,这也容易使孩子的兴趣渭坡。现在则逐渐与国际接轨 ,逐渐规范化,进行严格的等级考试和牌赛。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跳什么? 应该怎么跳?都有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
在国际的体育舞蹈比赛中,只有职业组和业余组两大组别 ,不像中国还有专业院校组,同样,国际的少儿组比赛也没有专业少儿组,在年龄段划分上也没有国内那么细化。现在中国的体育舞蹈比赛在少儿组比赛设项上.也逐渐改善了年龄段划分过于细致的问题。中国少儿体育舞蹈的发展与近邻日本也有很大的不同日本孩子学习体育舞蹈的并不是特别多,过去大多数是家族式教学的培养模式,孩子们有些时候也是不公开比赛日本小学不允许开体育舞蹈的课程,从高中(尤其是16岁以后) 才开设了这门课程。现在日本选于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兄妹或者姐弟搭档,就是受了这种家族式教学的影响。 .
现在中国不少少儿选手都在走出去,出国参加比赛,但出国参赛的选手数量与庞大的学舞孩子的数量相比 ,仍然是微乎其微的仅仅有不到1%的少儿选手有过出国参赛的经历.如果有条件有机会的话,少儿选手还是应该尽量出国参加比赛,以促进他们对舞蹈的了解和认知。
教与学 , 世界更为广阔 杀鸡取卵、急于求成、擅苗助长……这些都是在少儿体育舞蹈教学与训练中应极力避免的问题。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这些都是在少儿体育舞蹈教学与训练中应尽力遵循的原则。 教孩子跳舞,与教成人跳舞相比 ,应该多一些模仿式的教学,因为向孩子灌输理论知识、试图让他们消化,吸收这些理论是不现实的,但绝对不能是 100% 的模仿教学,不能仅仅是老师在前面做一个动作,让孩子们跟在后面模仿就行,还是要适度、适量地通过适当的方式教给孩子一些理论性和科学性的东西,如让孩子初步了解一些运动力学,舞蹈运动学甚至包括人体解剖学等方面的知识,避免孩子受伤或者影响身体发育 , 使孩子尽量少走弯路 , 要注重理性、理论教学。
对少儿选手来说,基础的东西最重要,比如体育舞蹈讲究”型”重心是否直,线条是否协调,都是教师应该关注的改正1个错误的动作或习惯比新学100个动作更难,所以启蒙教育是相当重要的,启蒙教育不正,就会走很多弯路。但有些省市的老师对基础的重视不够,反而过多地强调很多不属于孩子们这个年龄段应该有的东西。比如为了能让学生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让14岁以下的学生过分地追求身体的感觉,而国外的孩子在14岁以下则完全讲求规范性,身体的能量很松弛 ,因此也就储存了很多能量。这也是为什么国内的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大与国际选手的差距逐渐拉大的原因之一 ,因为国内的孩子提前超支了很多能量曾经昕说一个正处于发育期的孩子因为补了太多东北野山参,反而不长个了,因为补得太早了,补得太过了,反而有损发育。练舞同样也是如此,补得太早,太过都不恰当 , 反而会影响孩子舞蹈的发展。
对成人和孩子,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甚至对同一年龄段不同的孩子,都应该有不尽相同的教学方法。体育舞蹈是一项老少咸宜的项目,最小的学员可能4岁,最大的可能80岁不能按同一种教学方法来教不同的学员。比如对4岁的孩子,就主要是让他学习模仿,逗他玩,培养他对体育舞蹈的兴趣,到6岁的时候才开始真正教一些技术方面的东西。
同样的舞蹈,对不同的学员,也不能一概而“教”比如伦巴,对成人来说就是爱情之舞,就要强调两人之间的情深意长,眼神也要深情款款;但对14岁以下的孩子来说 , 就是要强调阳光、开心、高兴 ,而不是爱情。是哪个年龄段的孩子就应该跳哪个年龄段该跳的动作。孩子的动作不应该成人化。 少儿的体育舞蹈应该自然地跳,回归自;然是舞蹈最高的境界。比如说腾部的动律是:在转换身体重心的过程中自然产生,而不刻意地去挤压跨部。 对于教师而言,教学观念、态度以及方法上都应该有针对性地适应少儿体育舞蹈的情况。老师自身应该不断地学习、提高 , 要讲究每个动作的含金量 ,要明白从会跳到跳好是一个过程。但现在不少老师还仅仅停留在" 会跳 "的层次上,没有不断进步的意识。在教孩子跳舞的过程中 , 要去鼓励孩子、欣赏孩子。不要太急功近利 , 比赛的成绩并不 能决定孩子舞蹈的好与不好 ,只能检验自己与自己相比是否有了进步 ,孩子比赛是和自己比 ,教师也应该比自己的学生是否有进步,自己的教学是否有进步,而不是比自己的学生是否拿了冠军。 很多老师和家长,甚至包括孩子,总是无意识地犯了颠倒因果关系的错误。如果是顺自然学跳舞,跳好了当然很好,但如果是为了拿奖而学跳舞,就颠倒了因果关系。就好比买彩票,如果只是玩玩 ,随便买张彩票 , 中了大奖了,是很高兴的事情,而如果是为了中大 奖而去不断地买彩票,那就是一种痛苦甚至 还会导致犯罪。中国的少儿体育舞蹈发展得很快 , 但发展得并不均衡,内地和沿海的差距也较为明显。广东、湖北、山东、上海等地是我国少儿 体育舞蹈强省,而河南、四川、山东、安徽、湖南、湖北、云南等是我国少儿体育舞蹈大省 , 每年这些少儿体舞大省都会向广东、北京、上海等地输送优秀的舞蹈人才。很多孩子和家长是将舞蹈作为一种走出去的方式和手段。当然,体育舞蹈更是使孩子得到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方法和途径。只要通过教师、家长和孩子各方的努力,小小少年们的舞蹈世界将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