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讲,通过国标舞的各级考牌和职业考级,只解决基本技术的规范,在赛场上竞争,还需要有高超的技艺和扎实功力。提高技艺和功力有诸多方面,就目前我国选手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技巧和节奏的运用。
在实践中,摩登舞应加强流动感,尤其是有升降的舞种。在这方面,我们确实不如欧洲选手。原因在哪里?是不如人家,还是功力不到家?依我看,是方法问题,技巧问题。
如华尔兹舞,要做到流动感强,步幅就需加大,那么力量从哪里来?这是一个普遍的技术难点。但如果方法运用得当,就能解决这个难点,我认为这是技巧。其实在跳华尔兹舞时,很多人不会或是不注意运用第三拍结尾的下降,往往把这个下降一带而过,只是足跟一落地,急着就出脚,去找第一拍下降的重音节奏。这种方法肯定会造成流动性差,步伐移动不开。因为身体的重力和地板的压力没完全形成发力点,上升的身体就没有力量的支援,摆荡的身体线条显得不饱满,上下身容易脱节,力度和速度也出不来。反之,我们如果紧紧抓住这第三拍的后半拍,即第三拍结尾这个下降,使身体着实地降下去,即足尖、足跟、膝关节下降,并和地板形成压力,再移动身体,然后再去跳下一个第一拍的重音下降,就会把身体流动起来,而下一小节的重音下降会更从容地找到压力,把身体摇摆起来。当然运用这种技巧,必须首先把华尔兹的音乐弄懂。不能只会跳三拍,应当会跳六个半拍,因为华尔兹舞的升和降是在半拍中运用的。这一点很重要。
狐步舞的流动感比华尔兹更强,步伐的幅度更大。如何把这种特性表现出来?运用什么方法才能体现出它的风格?这在众多的选手中,仍然是个难于把握的难点。在选手和众多教师中,从理论到实践,都没能很好地解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把赛场和课堂的界限混同了。
课堂的教学是按教科书的要求去教课,按国际规范授课,在技术规定上,不允许有丝毫的改动。如羽步,在节拍上,一定是:SQQ。但是在赛场上,为了跳得更好、更漂亮、更具风格和魅力,在不改变4/4节拍的原则上,运用QSQ口令跳羽步,会跳得更舒展大方,而且会跳得“行云流水”。由于在实践中,很多选手在赛场上跳羽步运用的节拍口令是SQQ,就显得运步急促,常常脱节奏或不在节拍中,这些情况,在以往的赛事中,我们经常看到。除去不会运用节奏之外,在技术上也存在缺陷,那就是第二拍没有急升,拖了节奏。这样的结果,当然动作流动不畅,狐步舞的“行云流水”风格也无从谈起。
不但羽步运用QSQ节奏,狐步的所有动作,包括花步,都应运用这种口令,其“行云流水”的风格才能得到充分表现。
狐步的第四拍后半拍的下降,仍是值得注意的技巧,和华尔兹的第三拍后半拍的下降一样,一定要把膝关节降下,通过足尖、脚踝的压力,把身体运动出去,再接下一个下降运步。这就足以把步伐加大,增加流动性,使动作更飘逸、潇洒。
关于探戈,如果跳得阳刚有力,需要由内在阴柔加以控制。如做行进连步,先要有发力的准备,然后才发力完成侧行。这个过程是由相对位转换成侧行位,是由阴柔到阳刚的表现。在口令运用上,一般的运用为QQo如果用&s会更好。走步的一般口令运用是ss。如果用&s、&s,&起步,s身体到位。把s一拍分为&半拍、s半拍完成一步,动作就会跳得更轻松。
快步不能快跳,应当慢跳。要想把快步跳成慢步,要在s节奏的时值上,跳足它的时值。往往我们在跳s慢步时,口令喊的是s,实际跳的是Qo其表现是足尖、踝、膝没有压下去,移动脚没有从主力脚内侧经过,时值不足,移动就加速了。即所谓快步快跳。由于下降压力不足,上升的摆荡没有力量,想快也快不起来。快步不快,慢步又慢不下来,快和慢形不成对比,这是一般常出现的毛病。
在维也纳华尔兹的跳法中,最常出现的问题是外缘前进时的第二步,应当是前进步,而不是自转步,如果做自转步,移动的步伐出不去,流动性就小了。另一个流动性差的原因是节拍时间的平均使用,没能运用好第一拍的重音。如果把第一拍的重音时值做一拍时值去运用,第一拍的移动就能加大幅度,同时压力也会随之加大,这对摆荡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拉丁舞的水平,在亚洲居一定的先进位置,其标志是职业选手和专业院校的学生已经可以和日本、韩国等选手一争高低了。当然,我国国标舞专业进入国际行列的时间还较为短些,在编舞、音乐、表现力等方面,还和国标舞强国有很大差距。编舞能力还需一定的时间才可掌握,当前突出不足之处是我们的国标舞者音乐能力较弱,诸多的选手和教师,不太注重对音乐的理解和学习,对于动作的掌握比较专一,对音乐的掌握有些忽视,这对我国的拉丁舞的提高是不利的。我们应该看到,每年的黑池研讨的课题,大都是围绕着变节奏、变线条进行研究,从而推出新颖的花步。
选手对音乐节奏的把握,是检验其能力、艺术水平高低的尺度。
一般拉丁舞爱好者,在初学伦巴时,能够按伦巴的音乐4/4节拍准确地跳出:2341的时值分配,只要移动脚是在2拍上,把重音的4跳出来就算是好学生了。对选手而言,由于是参加比赛,要展示出形体线条的美感,就需显示出力度和速度的对比,以及超强的控制能力。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改变一般节奏的跳法,把4/4的节奏分为八个半拍跳,把动作的移动和到位细致地表现出来,增强地板的压力,使摇摆的动态更清晰、更准确,从而增强伦巴舞的风格。
牛仔舞4/4节拍的重音是在第二拍和第四拍上,通常是在多数动作中运用,感觉到它的重音,并在踏重音的同时,加力于地板,反弹的力量就会加重,这正符合爵士牛仔舞所需要的特色。至于斗牛舞音乐的运用就比较容易,只要在乐句开始时起步,编排组合按乐句数拍,就可以运用节奏和旋律。反之,就不理想。无论是哪一种舞曲,在比赛中,它的时速和小节数都是限定的。慢节奏的舞种,通常是2分钟左右,快节奏的舞种,通常在1分半钟左右。如华尔兹、伦巴、狐步属慢节奏舞种,节拍都是1分钟30小节左右,2分钟为60小节,加前奏4小节,共64小节。而乐句基本是8小节一个段落,如果全曲是64小节,正好八段,8小节乘以八段等于64小节。舞蹈的段落如能按乐句编排,就能够运用音乐为自己伴奏,而不是去跟着音乐跳舞,这么做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