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育舞蹈文化底蕴明显不足。
体育舞蹈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经过20年的发展,还没有完完全全的与我国本土或是地方文化相融,没有形成浓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舞蹈文化,体育舞蹈文化底蕴明显不足。
2、过度专业化、艺术化。
体育舞蹈的竞技性,专业性和艺术性太强,单一的体育舞蹈特性,缺乏抒事的舞蹈内涵或创意;专业的体育舞蹈用品,也只有舞者才能用的体育舞蹈用品,造成了:
(1)、“只是可观赏,而不是人人都能参与的”一项运动。
(2)、将那些想学而又没有天赋的孩子或是人群拒之于体育舞蹈门之外。
(3)、而服装的暴露化又让青少年对体育舞蹈产生质疑。
3、过度流失体育舞蹈人才资源,形成了不好的社会负面效应。
在招生的过程中,当我们满怀热情的走进学校,进入班级和孩子见面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会用怀疑的眼光注视着我们的招生老师,这种眼光和几年前的感觉完全不一样,那时候的体育舞蹈是神秘的,那是追求体育舞蹈艺术的眼神,而现在呢?学生们都喊出:又是体育舞蹈!他们从崇拜、向往,走向了逃离,造成了体育舞蹈人才资源过度流失。在他们的脑海里,体育舞蹈就是昂贵的小课学费加上舞伴与舞伴间的困惑……造成了体育舞蹈流失后遗症,严重的影响了体育舞蹈的形象,形成了不好的社会负面效应。
4、不正当的竞争和无序发展,严重阻碍了体育舞蹈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来自体育舞蹈组织内部的“不经济”,所形成的“内耗”,让体育舞蹈处于不正当的竞争和无序发展的状态。
(1)、国内有多个国家级组织存在,导致“舞者”参与活动的取向选择困惑;
(2)、各级体育舞蹈协会之间应按章程划分好职责范围。主要表现在要按规范要求、依程序审批教师、裁判,举办比赛等方面。
(3)、赛事组别设立还须进一步完善。赛事组别的划分应该随体育舞蹈项目的发展而细化,目前还存在“专业打业余”等同于“大学打中专”的不合理现象,不公平的后果,是让参与单位和个人的情感失衡,备受不公平的委屈。
(4)、挖生源,诋毁性传播等不良体育舞蹈职业倾向。
学生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办理转学、转会和变更注册单位手续,挖生源就是不通过正常的渠道对生源办理交流手续,而是不择手段的凭借自己的一些优势,诋毁他人,达到的挖生源的目的。不良的体育舞蹈职业倾向,严重的扰乱了体育舞蹈产业化健康、有序发展的秩序。
4、体育舞蹈“男女”特性,使其发展环境脆弱,前景堪忧。
体育舞蹈是男女二性的交响曲,有伴才有舞,无伴则不成舞,性是体育舞蹈运动固有的本质特征。俗话说:坏事传千里。体育舞蹈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抛弃或是回避“性”的问题,有关性的负面作用和影响与体育舞蹈发展的成就形成鲜明的对比。谈舞色变,甚至殃及到体育舞蹈活动的开展,使得开展这项运动的环境恶化,前景堪忧!各级领导干部即使对体育舞蹈很热爱,在我国目前的体制环境下,绝大数领导干部采取的态度是:回避、逃离和躲开体育舞蹈。领导不是不重视、不参与,因为有了“性”的问题存在,他们的这种回避、采取自我保护的态度,对体育舞蹈来说,就是没有争取到领导的支持,得不到各级领导重视,显然,就不觉得奇怪了。
有关体育舞蹈“性”的负面影响,对青少年参与体育舞蹈运动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舞伴和“性”的不健康问题,也是造成体育舞蹈人才资源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5、对体育舞蹈的宣传不够
举办体育舞蹈赛事活动或者是开展体育舞蹈的活动,除了通常的媒体宣传外,就是活动本身的宣传,开展体育舞蹈活动就是对体育舞蹈的最直接的宣传。由于体育舞蹈“社会人”特性,协会的组织者大多数来自社会各个领域,即使有体育行政部门参与,组织者通常考虑效益最大化或是“把比赛搞完交差”,对开展体育舞蹈活动没有进行精心的策划和包装,勿略了举办、开展体育舞蹈活动的质量,他们犯了体育舞蹈人本不应该犯的错误,那就是习惯性的、在自己的责任内,不经意的发生了对体育舞蹈宣传不重视的行为,尤其是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体育舞蹈的宣传不够,造成了人们对体育舞蹈了解、认识不够,参与体育舞蹈活动的意识不强的现象。又由于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如国有企业转制、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的市场疲软,失业人员增多,企业效益下降等,致使观众观赏体育舞蹈表演的需求愿望不迫切,企业购买体育舞蹈赛事无形资产的积极性不高。体育舞蹈赛事活动的组织者在开展利用体育舞蹈活动融资的过程中,即没有遵循市场规律把体用舞蹈赛事活动的推介工作放在年头去作,而是随行就是;又没有把体育舞蹈的推介工作交由专业人士或委托传媒单位去做,最终导致了“赛事红红火火,没有赞助商”的窘迫局面。
二、关于体育舞蹈产业化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思维观念,树立新的体育舞蹈产业理念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可竭动的”。改革,就是扬弃,是传统思维观点和现代思维观点决裂,期望达到思维方式的改变。
1、立足社会,依托市场,强化体育舞蹈的“服务”功能。
一是服务于社会。以普及和开展体育舞蹈活动为主线,着手建立“社区、家庭、学校参与体系”,通过服务社会来提升体育舞蹈在全社会的作用和地位;二是服务于市民。通过体育舞蹈的竞赛、培训等手段让市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并使之得到“健康”的受益;三是服务于业主和消费者。主要体现在“双保”上,就是通过法律法规,即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总而言之,一定注重体育服务的规范化,注重“服务”的转换,变“服务”为生产力,使体育的“服务”与供应市场合理化。
2、扩大体育的“教育”功能。
现代体育已远远超出了“体育”本身的范畴,人们消费体育劳务,不仅是体育技术和艺术的享受,而且是思想感情的交流,使人们不仅追求躯体的健康,而且还应追求思想、精神上的健康,是精神文明的教育活动,它既是一种精神力量,又是一种物质力量。
3、提高体育舞蹈的“就业”功能。
制定“体育舞蹈就业的发展规划”,确定体育舞蹈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让体育舞蹈运动、体育舞蹈产业在市民与就业或再就业的选择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体育舞蹈市场来安置下岗职工或是给就业者增加就业的机会。
通过以上举措不断扩张体育舞蹈的外延,来丰富体育舞蹈的内涵,改变过去固有的“管、办”体育舞蹈理念,树立新的、科学的现代体育舞蹈产业理念,即经营体育舞蹈。
(二)、加强协会的自身建设,注重发挥各级体育舞蹈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和促进体育舞蹈社团组织的发展。
促进社团的规范化管理和健康发展,是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体育舞蹈活动蓬勃兴旺发展的要求。
1、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组织建设。在各级体育社团中逐步建立党组织,把党支部建立在协会上。各级体育舞蹈协会要在协会的《章程》中增加“协会中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的活动,依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办理”的条目,加强党对社会团体的领导。
2、按章程开展活动。严格按照现行的社团登记办法,从按章程开展活动着手,规范协会的行为。
3、建立健全各级协会的组织网络体系。
重点将放在五个方面:
(1)、选好、当好一个秘书长。选好、配好一个秘书长或秘书长班子,尤为重要,他是协会工作的发动机。秘书长是协会工作的“领头雁”,当好一个让组织满意、群众满意的秘书长更是新时期给予我们的考炼,做一名合格的秘书长更是党组织赋予广大体育舞蹈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2)、培养一批社会体育的骨干分子,使之成为体育舞蹈事业的中坚力量。要广泛的团结一大批热爱体育的骨干分子,通过协会组织有效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去发动更多的群众、学生参加体育舞蹈活动,另一方面又要通过他们反映群众要求参加体育舞蹈活动的呼声,团结广大的参与者紧跟党走。
(3)、占领一个社区体育活动“阵地”。依靠协会在群众体育活动中的重要陈地作用,兴办、建立体育舞蹈俱乐部和晨晚练点,搭建体育舞蹈产业发展平台和构建宣传体育舞蹈、联系群众的窗口。
(4)、拥有一帮经常参与活动的参与者,不断增加体育人口。增加体育人口是广大体育舞蹈工作的主要工作,它是体育舞蹈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具体行为表现。
(5)、还要经常开展一些协会活动。举办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舞蹈活动,强身健体,寓教于乐,通过活动拉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为发展体育舞蹈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安定团结作贡献。
(三)、注重体育舞蹈市场的培育和扶持,加快体育舞蹈产业化发展的步伐;
要跳出“体育圈子”,站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高度来看待体育舞蹈产业,把她作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来抓。
体育舞蹈产业化的主要目标是:力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社会效益是对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所作出的贡献,即要得要社会认可,又深受群众欢迎,还要推动体育舞蹈事业向社会化、产业化迈进;经济效益是我们的工作在适应市场经济,在运作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收入,不仅可以解决当前体育舞蹈事业发展经费的不足,而且也为今后体育舞蹈产业化积得资金,形成原始积累。
1、研究、完善体育舞蹈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
(1)、给予享受等级运动员资格。
给予体育舞蹈运动员等级资格荣誉。实行体育舞蹈运动员等级资格制度是解决目前我国体育舞蹈事业发展,体育舞蹈产业化深层次矛盾一种有效的办法,也是壮大自己实力参与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给予运动员等级资格,一是考级获得等级运动员证书;二是通过比赛获奖获得等级运动员资格。
(2)、开展体育舞蹈职业培训。
从培训市场着手规范体育舞蹈就业资格。全面清理整顿体育舞蹈培训市场和体育舞蹈相关产业市场。尤其是对晨晚练点和从体育舞蹈教学训练的单位和个人及体育舞蹈中介、体育舞蹈用品及器材,依法对其进行管理,使之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3)、积极探讨“体育经纪人”运作机制的建立。变“情感”经纪为市场运作。
(4)、改革体育舞蹈赛事体制。
竞赛和表演是体育舞蹈产业化的支柱。凡属体育舞蹈协会的赛事,最大限度的开放,让更多的参与者进来。力求创体育舞蹈品牌赛事,以赛事为带动,推动体育舞蹈竞技、表演、培训和体育舞蹈用品市场的全面发展。
(五)、加强体育舞蹈产业队伍建设。
体育舞蹈产业的发展需要一批既懂体育,又善经营的产业队伍,其中包括决策管理人才、经营人才、科研人才和专业员。“近亲繁殖”已成为体育舞蹈产业发展的制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