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省会城市,南昌像是江西健身行业的一个缩影。3年来,这个行业在南昌严重萎缩。曾经遍地开花的健身俱乐部,如今数量不及从前的一半。其间,关停的20多家俱乐部,牵涉多达千余名会员。
资深人士指出,在“逐利降价”经营模式下,消费者拥有了“受害者”、“帮凶”双重身份,原本阳光的健身行业被推向深渊。就在动荡不断的同时,南昌健身行业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洗牌。
3年内20余家健身俱乐部关停
2009年至今,江西境内关停的健身俱乐部、会馆多达20余家。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是一夜之间人去楼空。
作为省会城市,南昌像是江西健身行业的一个缩影。3年以来,这个行业在南昌严重萎缩。曾经遍地开花的健身俱乐部,如今数量不及从前的一半。
贝菲特、魅力健身中山、万达店、康桥司马庙、八一店、宝狮、超速、奇迹,这些曾经名噪一时的品牌健身俱乐部分店纷纷关停、更名易主。
2009年11月,南昌宝狮健身俱乐部的关停,给南昌健身行业添上一笔劣迹。负责人携30余万元款项失踪,涉及近百名会员。
然而,南昌健身行业上演“大逃亡” 的一幕却远没有结束。2010年10月,康桥健身司马庙店人去楼空。1个月后,魅力健身中山店正式歇业。3个月后,康桥健身八一店更名易主。
连锁店“各自为政”会员维权难
3年来,省内关停的20多家俱乐部,将1000余名会员都牵扯进来。实际上,会员们也曾试图联络连锁机构。
不过,有这个想法的会员肯定要失望了。此前,魅力中山、恒茂、万达店3家俱乐部曾以连锁形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然而,所谓的“连锁”,相互之间经济上没有联系,自负盈亏,会员没处讨说法。现实情况是,门关了,会员手中的卡却没处退。
康桥司马庙店关停后,会员找到康桥千禧店,然而,被告知需按照使用时间和当初交纳的费用补差价。
“给你一个品牌,收一点管理费,5万到10万之间。”江西省健身健美协会秘书长简铁军介绍,国内健身行业所谓的“连锁”,就是“自主加盟”。
“外人看来有几十家连锁店,实际上都是各自为政。”简铁军说。这些连锁店自负盈亏,相关责任与总部无关。
“转卖”会员陷恶性循环
“这就是这个行业所谓的资本运作。”看着健身这个行业在南昌严重萎缩,资深人士T扯开了话题。
“我们很多经营模式都是学外面的,学浙江、学北京,其实这些经营模式经过验证,完全都是失败的。”
“先把会员卡便宜卖,卖完了以后就丢手转让,牌子不管。”T介绍。国内一些品牌连锁俱乐部都是这样干,江西市场也不例外。T认为,健身行业原本是一个阳光行业,门槛低,但是有些俱乐部为了眼前的利益,逐利降价,造成恶性循环。
会员卡到底有多便宜呢?“3000元/5年、5000元/终身、又或者是500元/年。”T说,这样贱卖,半年左右时间投资全部回来了。
接着,俱乐部立刻被低价转让,也就是赚下家的钱。“前期200万的投资,有可能几十万就转出去了,这几十万是白赚的。”T说。
在这种经营模式下,俱乐部会员注定要成为“受害者”。很快,下家接手后,发现经营不下去,因为入不敷出。“健身俱乐部区域性很强,这不像餐馆吃饭,老会员都是周边的居民或附近上班的白领,新会员加入数量很有限。”
T介绍,当下家发现大量会员要服务5年以上才能收到钱,等于一直在为上家的会员做免费服务,最后入不敷出,只有关门跑路。
T的话在现实中得到了印证。2010年11月15日,魅力健身中山店关门。据俱乐部工作人员透露,歇业前10天,也就是11月4日,俱乐部仍在对外吸收会员。像魅力中山店这样地处繁华地段的俱乐部,会员年卡费用只要500元左右。
“冲动”致行业与消费者均受损
在简铁军看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消费者也成了“帮凶”。为此,他比划着算了一笔账。
1位会员一周来两次,1年就是170次,不算人工、场租、器械损耗等成本费用,洗一次澡水电费大概10元/次,1年平均下来1700元。即使按照1000元/年标准计算,商家还要倒亏700元/人。
然而,在3000元/5年,5000元/终身这种诱惑面前,消费者貌似失去了“免疫力”。
“有的顾客就抱侥幸心理,我在这里就是待2年也赚了。”简铁军认为,这完全就是“自我安慰”。“我买张卡洗澡也可以,没事就去洗个澡,蒸蒸桑拿也可以。”这恰好把可乘之机留给了商家。
简铁军说,收费太低的俱乐部不能选,很简单,商家亏本,会指望会员经常来健身吗?在这种情形下,很多人都不健身了,对健身服务失望了,会对整个健身行业形成影响。因此,有关人士表示,“冲动消费”带给行业和消费者的“惩罚”是:一方面行业声誉受损,一方面消费者利益受损。
谁能保证终身卡“善始善终”?
事实上,针对频频上演的俱乐部关停事件,相关部门也曾为消费者出谋划策。“看了租房协议再决定。”东湖区消协秘书长姚红珍认为,健身项目属于预付消费,消费周期较为漫长,商家能否长期固定在原始地址经营,十分关键。简单说,就是得看俱乐部与房东签订的租房协议。
然而,事件中,人去楼空的康桥司马庙店在抚河中路扎根已经4年有余,而一夜关停的魅力中山店开业也已5年。
那么,消费者该如何选择健身俱乐部?“只有服务人员多了,专业了,俱乐部服务质量才会提高,走进俱乐部,你要看看,教练有多少,服务人员有多少?”简铁军说道。
尽量选择直营模式的品牌俱乐部,直营的好处是一定会顾及自己的名牌影响,不像加盟,只看到短期利益。这是简铁军给出的第二条建议。
针对他的这条建议,江西省消协又做出了更为详细的支招。省消协工作人员王军表示,消费者可以仔细查看商家营业执照,如果执照显示连锁店并未以总部特许名称进行命名,也没有注明分公司等信息,那么很有可能属于自主加盟模式,这个时候就得慎重。
“天上不会掉馅饼,千万别贪便宜。”简铁军认为。健身这个行业的本质,是根据会员的特点,因人而异,制定合理的健身计划,帮助每个人获得健康。想真正尝到健身的好处,消费者就不能仅仅冲着“低价”去消费。
“面对5年卡、终身卡,消费者要小心了,企业都不敢保证自己‘善始善终’,还谈什么终身服务呢?”西湖区消协主任贾飞质疑道。
“全面洗牌”背后期待行业走出困境
就在动荡不断的同时,南昌健身行业却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洗牌。
记者了解到,2010年11月26日,金海马旗下3家连锁店:财富广场、金色水岸、胜利路店被南昌本土一俱乐部全部收购。2011年1月初,该俱乐部又在南昌航空大学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去年2月1日,该俱乐部收购江西省体育馆康比特科技健身中心。同年6月,位于解放西路超速健身俱乐部被收购至该俱乐部旗下。今年2月10日,该俱乐部成功收购优倍斯健身俱乐部。截至3月,在江西省内,该俱乐部旗下已有8家分店,均采取直营模式经营。
记者从江西省健身健美协会了解到,这在南昌乃至江西健身行业里,如此大的规模重组还是第一次,堪称南昌健身行业第一次全面洗牌。此外,该俱乐部收费不低。“我们必须保证企业有一定合理利润。”在3月12日的采访中,该俱乐部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收购计划还将继续,目前主要目标放在省内。
这次洗牌是否能帮助南昌健身行业走出困境,我们还无法得知。“在保证生计的同时,俱乐部要想如何做到为顾客服务的效果负责,为健身的结果负责。”简铁军说道。“如果俱乐部惟一的目的就是收你的钱,那就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