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10-67013680
预付式消费,“馅饼”还是“陷阱”?
时间:2012-03-23 08:35:04 来源:湛江晚报

去年12月赤坎“施力道”会员收到的短信。图/记者 欧阳泽

多数健身房都是使用预付式消费模式。图/记者 欧阳泽

市民点题

会员卡代现消费能打折,这种“看上去很抵”的预付式消费逐渐在越来越多的消费领域出现。与此同时,像“施力道”事件一样,消费者预付式消费时被“忽悠”的案例也在逐渐增多。预付式消费,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 ——周小姐

●事件回放

事发:赤坎“施力道”关门 会员群起维权

去年12月26日晚上6时许,小琪如往日一样来到施力道健身美容尊尚会所赤坎店(以下简称“施力道”)准备上瑜珈课。然而,她等了半个小时仍杳无人迹,于是向前台询问,得知会所准备装修,之前办理的会员卡被自动停用了。

次日,小琪收到会所发来的短信:“温馨提示:因近期地下停车场车辆增多,无法启动空气转换机,促使运动环境变差,为了对您的健康负责,赤坎店现暂停营业整顿,恢复营业时间另行通知,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原谅!(施力道客服部)。”小琪赶紧来到会所,紧闭的大门贴着和手机短信上内容一致的告示,还有另外一些莫名其妙的会员和她一样吃了“闭门羹”。

“一个‘另行通知’,一拖就是3个月。我们找老板询问情况,他们一会说要装修、一会说另换店址、一会说整治空气……一会一个说法带着我们‘游花园’,始终没有正面答复。”

无奈之下,赤坎施力道数十名会员联合起来,在“3·15消费者权益日”向市消协投诉。由于未见答复,前日,会员们再次向辖区派出所报案,要求施力道尽快恢复营业,认真履行购卡合同的相关条款,或为会员们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赔偿。

前奏:关门前高调促销

“我的年卡是去年12月2日花1380元办理的,才用了不到一个月,当时想到装修不会很长时间,也就没理会了。谁知等啊等都不见有人装修,感觉受骗了。”小琪说。

据了解,施力道在去年圣诞节前高调推出“1380元开年卡送三个月”的促销活动,不少市民都办理了这种“看上去很抵”的会员卡,周小姐就是以此方式续卡的其中一位。“才办的续卡,一次都没用过,就被告知‘免费’停卡。谁想到名气这么大的一家会所也会突然关门啊!我们的钱也不知可不可以退回?”

会员妮小姐更是自认倒霉,她一家三口在赤坎施力道花了上万元。母亲在去年12月开的卡只用了几次,爱人开的卡还没来得及启用,就“石沉大海”了。

“既然打算装修停业,为什么还要举办促销活动,大力宣传鼓励大家优惠入会和续会,然后3天后就毫无预兆地歇业?这样明显就是忽悠了我们顾客,这种行为是不是已经属于‘商业诈骗’?”受访会员均对周小姐这个观点表示支持。

内情:欠租数月 杳无音讯

昨晚,记者来到赤坎兴华广场负一楼的施力道同样吃了“闭门羹”,会所内一片黑灯瞎火。兴华广场物业管理人员向记者透露,施力道从去年11月起至今已欠租近5个月。施力道方曾企图转移健身器材,但遭到物业管理人员的阻止,所以目前健身房内器材尚且保持原貌。“我们已经向施力道发出律师函,健身房以后不再开放。”该物管人员说。

记者联系上施力道一位辞职的教练,他透露:“老板以空气差为由拖欠兴华广场租金,另选新址只是对会员的‘缓兵之计’,老板根本就没打算继续营业。”

连日来,记者多次拨通施力道王老板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市民 “崇卡一族”大有人在

“你办过预付款的会员卡吗?”“当然办过,办个充值会员卡很普通啊,早餐店都办会员卡了。”记者随机采访8名市民,他们一致对预付式会员卡消费表示认可。

在一事业单位上班的江小姐钱包里就揣了十几张预付消费卡,这些卡成了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发美容卡、洗衣洗车卡、擦鞋卡、健身卡、信用卡、商场积分卡,一张都不能少。”江小姐笑着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卡片,坦言自己的“崇卡情结”正是建立在“便宜”二字上,“比如我在某高档美发店花500元办了一张美发IC卡后,两年内消费只需刷卡就可享受5.5折。这样下来,每张卡都可以为我节省不少钱,就是卡多了不方便携带。这些月卡或年卡使用期限不一,有时候快到期了就拼命去消费,忙都忙不过来。”

商家 乐于推行会员卡制

预付式消费模式在商场、超市、娱乐场所等消费场所已较为普遍,最集中的是服务行业。记者了解到,因为会员卡制度可以快速回流资金、扩大宣传、占领市场、稳定客源,因此多数商家乐于推行会员卡预付式消费。

近日,记者在赤坎世贸周边、中山路、霞山国贸周边、海景路等城区主要路段随机走访了多家服务性行业店铺,发现美发店、干洗店、洗车店等多数都可以办理会员卡,且办卡手续简单,只要存入一定的金额便可成为持卡会员,不需要签订书面合同。

“常来消费的会员卡用户有过百人,他们通常是老顾客,也是店里最稳定的客源。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办卡,我们经常推出一些活动,比如在会员生日当天赠送小礼物或平时消费时打折等。”海景路一美发店负责人告诉记者,推行会员卡制度简单易行,成本低,并不需要向有关部门备案或者通过审查。

记者调查发现,在预付式消费模式的会员卡中,存款金额往往是有下限无上限。在一些店内,办一张会员卡往往最少要预存几百元,而存款上限则无限制,完全取决于消费者个人喜好,存多些,价格或折扣就更“着数”。当记者问及商家如何保证顾客利益不受损时,一位经营者表示,“会员卡是我们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一种合同关系,只要双方同意就行了,而且我们做生意有诚信作担保嘛。”

工商 如何规范预付式消费尚处“空档”

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1998年我国曾颁布《会员卡管理试行办法》,对会员卡消费模式进行专门监管,但这仅有的针对会员卡管理的法规在2007年又被废止了,因此,目前并没有专门对预付式消费进行约束的相关法律条文。

据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因为没有出台针对性的法律条文,商家推行会员卡制度时“门槛很低”,不需要向相关部门备案或者交纳保证金。但现实是,仅靠商家所谓的诚信作担保显然是不够的。“预付式消费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我们也在探讨,今后是否可以和行业协会联合起来,对预付式消费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使这种消费模式更加规范化。”该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对于如何监管预付式消费,保护消费者权益不受损害,各地都有不少尝试,有的地方出台了《商业预付卡消费争议暂行处理办法》,要求商家需经备案审核才能推行会员卡,有些地方则要求缴纳保证金或第三方担保等。

消协 消费者要“擦亮眼睛”规避风险

市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接到的预付式消费类投诉越来越多,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商家诚信缺失,在消费者办卡后恶意“卷钱走人”;其次是店铺由于多种原因倒闭,商家关门前没有通知持卡用户;还有因为会员卡的消费细则引起纠纷,如使用权限和期限等。

该负责人提醒,因为缺乏专门法律条文的监管,所以消费者在预付式消费时一定要谨慎,学会规避风险。首先,消费者办卡时一定要理性,按照实际需求来购买预付式消费卡,最好选择短期、小面额的会员卡,避免承担过多风险;其次,预付式消费时最好选择大型、知名度较高的商家,对刚开张且规模较小的经营户要慎重,对优惠幅度特别大的更要三思而后行;此外,办卡时要了解清楚预付消费卡的使用范围、期限及退款条件等细节,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最好能提前与商家就服务项目、服务价格、服务标准、服务时间作出明确的书面约定,并妥善保管消费凭证;最后,消费者办卡后应按约定条款及时消费,一旦发现权益受到侵害,应及时向消协投诉,如果发现商家携款潜逃或其他涉嫌经济诈骗的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公安部门举报。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