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宁公司公布最新改革蓝图方案后,市场反应颇为正面,该股昨日大升7.25%收报5.03元,但与2010年4月的最高位31.15元相较,大缩水达84%,市值减至53.11亿元。不少分析指出,李宁公司正面临品牌持续老化、改革进退失据、高管陆续出走,以及李宁本人「不务正业」等一系列「深层次矛盾」,未来的复兴之路仍将困难重重。
安踏匹克崛起阿迪耐克猛攻
李宁一直是内地体育用品最著名的品牌,长期稳居「一哥」地位,但近年来在安踏、匹克、阿迪达斯和耐克等国内外竞争者的咄咄攻势下,公司明显应对失当,暴露出了诸多问题。2010年启动的重塑品牌之举,先后涉及多项重大改革,包括将沿用了20年之久的品牌LOGO升级、全力开拓90后消费者市场、以及通过提高产品价格,试图拉近与国际运动品牌的距离等措施。
然而这几次变革均无功而返,不仅未能讨得90后的欢心,连原本是消费主力的70后、80后也流失掉。提价更被业内人士视为「慢性自杀」,主要是由于其客户群体多数集中在二三线城市,购买力较有限,连续提价令原有的性价比优势荡然无存,导致高端消费者转向阿迪达斯和耐克等国际品牌,低端消费者则转向更加价廉物美的安踏、匹克,李宁最终落得「两头不讨好」的尴尬局面。
曲线进军地产不务正业挨批
另外,李宁于2010年9月宣布以「换标」方式入主非凡中国(8032)的前身快意节能,虽然当时他声称目的是要推动「大体育」和「体育生态社区」的发展,但其「曲线进军」房地产领域的意图昭然若揭。这种偏离主业的做法,招致外界强烈质疑。多间大行自此不断唱淡李宁前景,令其股价于8个月内三次惨遭大洗仓,股价自此一蹶不振。
高管相继出走复元前路漫漫
之后公司又爆发了高管出走潮,2011年起,其首席品牌官方世伟、首席运营官郭建新、Lotto(乐途)事业部总经理伍贤勇等公司核心高管陆续离职。同年11月,新上任不久的首席产品官徐懋淳亦挂冠而去,今次连元老重臣张志勇也突然引退,可以预料,公司遭此连环重创,相信需一段长时间才能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