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编排少年儿童舞蹈呢?通过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歌曲的选择
一首优美悦耳的乐曲能使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更能使人产生强烈的舞蹈愿望,所以编排前的选曲尤为重要。
选曲有两种:一种是选择无歌词的乐曲。这种乐曲要注意曲调流畅,旋律优美,节奏鲜明,舞蹈性浓,感染力丰富,能激发小学生要舞蹈的强烈愿望。例如《窗花舞》,当学生听到那欢快流畅的曲调时,马上就会联想到北方过新年时耍红灯、踩高跷的热闹喜庆的场面,同时他们也会舞着东北大秧歌来展示自己的风采。
另一种是选择有歌词的乐曲。选择有歌词的乐曲应注意音乐的动作性,歌词内容力求单纯、集中、生动形象、主题明确。例如《这是什么》中的歌词:“嘀嗒、嘀嗒,当当当,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这就形象鲜明地把时钟的功能表达了出来,歌词的内容简洁直白,学生创编舞蹈时得心应手,舞蹈时形象生动。
音乐伴奏下的活动教学包括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和舞蹈,都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教学形式。所以教师还应该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选取具有童话特点、舞蹈特点的舞蹈形式,利用短小、鲜明、故事性强、动作性强、节奏感强的舞蹈构思来创编丰富多彩的小学生舞蹈。
二、舞蹈动作的设计
一名合格的舞蹈编导者应做到了解学生,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及儿童实际动作的发展和接受水平。
由于少年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各种器官及骨骼等的功能不完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节奏能力、保持动作能力还比较差,因此教师在设计动作时一定要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出发,设计的动作要力求舒展、开放、造型优美、动作节奏欢快,使小学生跳起舞蹈来显得活泼、天真、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