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群舞作品的生成,却非自然物象的复写,而是经过舞蹈编导的心性浸入、精神观照,获得对舞蹈艺术的某种妙悟之后的创造。其中渗注了舞蹈编导的主观个性因素,包括审美情趣、人格品质、生命取向、文化养成、习惯驱动、情感意志等。群舞作品创作实现的过程,伴和着仍在继续的创造性冲动、美感体验、生命意象,运用娴熟的编舞技术技法,霎时进人“形象”、 “物象”、“传神”、“达意”的状态,由渐而顿,舞动到意象而生之境。“编舞的技术方法”与“内心灵感即兴迸发”融结在一起,让“胸中之意象”融入流动的手舞足蹈中,凝定成为物质化的舞蹈艺术形象。我认为,一切艺术美的创造莫不如此,只有从生活中获得至真至深的生命体验,只有在群舞艺术结构中形成成熟的酝酿构思,只有在不断的技艺磨化中达到编导技术的高峰,才能水到渠成,产生群舞创作的盎然生机,达到“舞动韵生、意象横生、满台气生”的群舞创作之美境。
而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情感的持续涌动,将对胸中意象一次次的投射、验证和调整、补充,跃然于舞蹈化的实际状态。舞蹈材料是付诸于群舞创作的基本条件,而决群舞作品艺术生命的是技艺合作的高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我认为这一过程应包括:(1)实施调度构图;(2)主题舞段确立;(3)技术经验调整;(4)形象润色完成。创作的过程是群舞编导将朦胧的心中所构思凝定下来,形成舞蹈造型、单句、舞段、和时空力的综合运用,而后塑构成为实在的、可供观众观照的有意味的舞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