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10-67013680
舞者的身体素质训练方法
时间:2012-12-14 11:28:32 来源:中舞网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认识的辨证过程,首先是有实践到认识的辨证运动,它具体地表现为在实践基础上形成感性认识,并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的飞跃,以及理想认识的不断深化。本文所进行的就是这项工作,从训练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当然,更重要、更伟大的飞跃则是将这些理性认识再返回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修正,使人们更加深刻地把握舞蹈训练方法,特别是摩登舞者身体训练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促进我们运动水平的提高。

下面,我通过身体训练举例,来阐述在舞蹈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素质提高方面训练的方法,这是作为一个优秀舞者必须掌握的基本训练方法,以此强化舞者身体素质,是舞蹈基本功的基础,应认真刻苦练习,全面提高。

一·力量训练法举例。

1,爬绳

做法:由手脚并用,逐渐过渡到只用手爬,并保持身体直立。

目的:训练舞者上肢的力量。

要求:在爬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身体是直的,脚尖、膝关节要伸直。

2,引体向上

做法:可采用正握和反握单杠进行练习。

目的:训练舞者上肢力量。

要求:在引体向上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身体是直的,或者保持身体是成直角的,脚尖、膝关节要伸直。

3,俯卧撑

做法:脚可放在地上,或放在高凳子上进行练习。

目的:训练舞者肱三头肌、胸大肌、背阔肌等肌肉力量。

要求:含胸、收腹,不可塌腰。

4,仰卧起坐

做法:仰卧在垫上或斜板上做。

目的:训练舞者腹肌力量。

要求:梗头、后背适当紧张,上体向上充分立起,上体立4至垂直部位即可。

5,仰卧体转起坐

做法:仰卧在垫上或斜面上做。

目的:训练舞者腹肌和侧腰肌力量。

要求:练习时上体挺直,后背紧张,提转充分。

6,跳深练习

做法:即从高处跳下,跳深高度依对象而定,可负重做,也可跳下后立即跳起做立定跳远。

目的:主要发展舞者小腿三头肌的爆发力。

要求:强调起跳速度要快,跳下后立即跳起。

7,单脚或双脚跳

做法:单脚或双脚连续跳20米的距离。

目的:主要发展舞者小腿三头肌的快速力量。

要求:起跳速度要快,起跳高度要尽量高。

8,负重半蹲或深蹲

做法:肩负杠铃或同伴,进行半蹲或深蹲练习。

目的:发展肱四头肌的最大力量。

要求:练习时要求两脚平行开立,膝稍内扣,上体立直。

9,绷脚练习

做法:在垫上进行。

目的:训练舞者下肢控制力量和基本姿态。

要求:脚尖膝关节要伸直,并保持一定时间。

二·速度训练法举例

1,原地小步跑

目的:训练舞者的动作速度。

要求:充分用脚尖、脚掌压地,频率逐渐加快。

2,原地高抬腿

目的:训练舞者的动作速度。

要求:上体直,重心高,速度快。

3,20——30米快速跑或加速跑

做法:可用计时、比赛、追逐跑等形式。

目的:训练舞者位移速度。

要求:跑时重心要高。

4,上坡跑

目的:训练舞者的位移速度。

要求:上坡时后蹬有力。

5,下坡跑

目的:训练舞者的位移速度。

要求:下坡时频率要快 。

三·耐力训练法举例

1,中长跑

做法:沿田径场200米、400米等以无氧耐力为主的中距离跑和1000米、1500米3000米有氧耐力为主的长距离跑。

目的:训练舞者的无氧耐力和有氧耐力。

要求:结合200米和400米跑进行重复训练或间歇训练。

2,循环训练法

做法:将若干素质训练动作,或一套舞步组合按一定顺序和数量组合起来进行循环练习。

目的:训练舞者的有氧及无氧耐力。

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

四·柔韧练习法举例

1,体前屈压肩

做法:面对肋木或扶把,两手握之,前屈上体向下压肩。

目的:训练舞者的肩部的柔韧性。

要求:直腿直背直臂向下压肩,压肩的幅度应循序渐进。

2,转肩

做法;两手握双杠或高低杠的低杠上,做向前向后的转肩的动作。

目的:训练舞者的肩部柔韧性。

要求:两手间的距离因人而异,有宽逐渐变窄,甚至可以两手互握。

3,体前屈

做法:站立或直角坐的体前屈练习,或把脚垫高的分腿坐的体前屈练习等。

目的:训练舞者腰部和大腿后部肌群的柔韧性。

要求:体前屈的程度取决与大腿后部肌群的伸展性和髋关节的灵活性,前屈的幅度应循序渐进。

4,体后屈

做法:仰卧成桥,站立向后下桥,或单腿或双腿的前后软翻等。

目的:训练舞者的腰部柔韧性。

要求:体后屈的程度除与肩胸的柔韧性有关外,还与腹前肌肉的伸展性有很大关系,后屈的幅度应循序渐进。

5,单腿向前、侧、后三个方向的拉伸练习

做法:训练中常用压、扳、踢、劈叉等手段进行练习。

目的:训练舞者的髋关节、腿部柔韧性。

要求:直腿,方向正。

6,跪坐压脚背

目的:训练舞者的踝关节柔韧性。

要求:两腿并拢跪坐压脚背。

五·灵敏、协调练习法举例

1,运用不同习惯的开始动作或姿势

目的:培养舞者的协调能力。

要求:采用各种不同的开始姿势练习。

2,改变动作速度和节奏

目的;培养舞者的协调能力。

要求:可采用不同的节拍完成同样的动作,或用不同的时间完成一动作。

3,芭蕾舞练习

目的:培养舞者的灵敏和协调能力,身体姿态、舞蹈意识和优雅气质。

要求:可配合音乐进行芭蕾舞练习。

4,乒乓球、篮球、排球、羽毛球等球类项目,充满了技术技巧,有利于舞者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