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是一种流动的肢体表现艺术,她表达的是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的是社会的生活,并与文学、音乐、美术相伴而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舞艺术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环节,是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素质的重要手段。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而职业高中第二课堂正是实施美育,开展普及性艺术教育的阵地。通过第二课堂的舞蹈教学,培养学生热祖国、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在舞蹈中真实地感受生活和表现生活的无限美好,表达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在美的神韵中认识美、理解美、感受美、表现美。舞蹈,作为一种表演性艺术,有着独特的审美性和艺术感染力,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在舞蹈教室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们在镜子面前体味感受美的愉悦,各自展示着舞姿,寻找着那一刹那间最美的感觉。特别是每逢各种演出活动和舞蹈比赛,更是让老师和同学们异常兴奋,此是的胜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师生们在学习美、探索美的艺术实践中接受了美的教育,而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舞蹈教育的功效引起了愈来愈多的关注和重视,从每年的北海市“六.一”校园文艺汇演中可以看出,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常舞蹈教学以及少年宫、少儿艺术团的舞蹈教学,都极大的丰富了校园文娱生活,并且文艺节目的质量和演出水平都在逐年提高,展示了北海中小学生的精神风貌,为北海的精神文明建设和青少年整体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为主要目的,在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大胆地探索教学方法,力求创新,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一、在舞蹈教学中大胆采用“赏识教育”这一新观点:
“赏识教育”是近两年来出现的新事物,目前已成为教育界的一个新动向。所谓“赏识教育”,它的核心就是尊重学生,即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做到信任、理解、宽容、激励。我认为舞蹈教学是一项教育人、培养人的重要工作,所以需要赏识教育。
长期以来,舞蹈教学是以严格的要求、严谨的纪律、严肃的态度为教学原则的,从“严”出发,是她的本质,如果不严,很难培养了高素质的学生。但是,我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这就是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如:在课堂通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教得很费力,学生学得很吃力,教师与学生双方感到力不从心,配合不好,课堂的气氛是可想而知的,老师的语气也生硬,像:“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动作你都不会”、“你反应太迟钝了”等等,这种超出教学语气范围的用语,在课堂里是屡见不鲜的。另外,基础差的学生,身材不理想的学生,往往会被老师冷落,得不到老师悉心辅导,这些学生久而久之对舞蹈会失去信心,无形中挫伤了学生的热情,垣没了天赋。其根本原因是我们作为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赏识”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舞蹈教育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规范、严格的教学管理,但不能把严格与冷酢无情化等号。如果我们学会用赏识教育,调节好学生的情绪,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将会看到学生可喜的进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信每个学生的美好愿望都有可能实现。无疑能使学生树立必胜的信心。尽管她们的起点可能很低,基础差,但是,当他们走进舞蹈教室那一刻起,教师就不断地鼓励和信任他们,带领她们在教室里欢快地跳起来,哪怕水平离老师的要求还很远,只要他们在努力地用自己的肢体,心灵去寻找美、感受美、体现美,就一定有收获。作为教师应该善于抓住每个好的起点,给予肯定,并热情的鼓励她们,激励她们树立战胜自我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这种信心会促使她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迈向新高。
在实施舞蹈教学中,善于尊重和理解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老师经常听取学生对教学的建议,耐心询问他们完成动作时的感受,大胆尝试让学生创编舞蹈,让她们当小老师,这样可以培养她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舞蹈创编能力。当学生们得到老师的尊重、信任后,他们从中也学会了懂得怎样尊重他人,老师也将得到更深层次的尊重。学生就会在这种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成长。
第二课常的舞蹈队总是处于毕业一批学员又进一批新生这样一种不断地更新状态,自然形成了两个不同起点,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外,每个学生的自然条件,接受力、感悟力又各不相同,面对这种情况,如果老师一急躁,课堂的气氛就会紧张,学生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学生在思想上感到有压力,动作就放不开。结果,常常是接二连三地出现错误。事位功半。所以教师要学会宽容。每当看到学生动作有错误时要热情鼓励她:“再来一遍,你能跳好”。能起来春风化雨的效果。因为学生对老师的宽容和期待是特别敏感的,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学得快、学得好,而宽容和期待恰恰相反好给了学生动力、学生肯定用更积极的行动来回报。因此,宽容是舞蹈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修养。
二、在舞蹈教学中应注重美感训练
舞蹈是表现人体美的一门艺术,它讲究形象美、动作美、线条美、姿态美等无声的美。通过这些无声的美给人以美的享受,熔铸人们的美学趣味,陶冶道德情操、净化思想感情,所以美是舞蹈的本质。
舞蹈教学中的美感训练是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的基础之一。在舞蹈教学的各个阶段,基本功的训练是必不可少,而且很枯燥,在基本工训练中的一投足、一举手就应是美、应是音乐、就应有思想、有灵魂。要让学生认识到再简单、再单一的动作里都存在着美、存在着艺术,如:学习最基本的古典舞手位时、要让学生感到这是在表现一种美,必须用心去感悟;从头、眼、身体、腿、到脚,都让学生想象在空间运动时所能表现出的美感,一旦有了想象和美感,就会不觉得动作单调和枯燥了。这样坚持下去,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意识,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和的艺术表现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知识舞蹈”教学,在课常中创造美的意境,营造美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如“跳藏族舞蹈时,教师用语言提示:眼前是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峰、雪山、草地、雪莲花、还有影片《红河谷》中的宁静饰演的女神。。。。。。等等。启发学生眼光要看得远些,情绪要奔放些,当一些感受较差的学生理解了舞蹈意境后,表演起来情绪会逐渐少活跃。我想,这主要在于通过启发、调动了她们已有的关于青藏高原及藏族风情的印象,使他们深入意境,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又如:“小蝴蝶,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儿童急走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随手拈来的诗,意境却十分贴切。学生会因此感到:“这些情景的假设,诗情画意的联想、借鉴和象征虚拟的运用,真正使自己舞蹈得淋漓酣畅,真正使我们展开了美丽的翅膀”。
舞蹈教学中“赏识教学”和“美感训练”是两项不可忽视的基础训练,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舞蹈的自信心及舞蹈意识和美感,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认识美,理解美、把握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舞蹈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让全社会都来关心美育的建设和发展,职业学校的艺术教育一定会沿着科学、系统、规范的道路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全面文化素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一代新人。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