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学生有明确的就业趋向。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教学必须紧密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展开。本专业的学生大多没有舞蹈基础,因而在舞蹈专业教学中要坚持低起点、宽口径、有侧重的原则,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舞蹈专业理论
舞蹈是一种至纯至美的艺术,它用节律化、造型化和表情化的人体动作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由于舞蹈是一种流动性的直觉形象,人物情感思想性的表现、情节事件的发展、矛盾冲突的推进、情调气氛的渲染及意境的形成,都要由一系列舞蹈动作所组成的舞蹈语言表达出来,没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是不可能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并成为追随者的。因此,要想使学生热爱舞蹈,并形成持久兴趣,丰富学生的舞蹈专业理论是十分必要的。比如,要让学生了解舞蹈的种类有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芭蕾、现代芭蕾等;舞蹈最常见的样式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音乐舞蹈史诗、舞剧等。感悟舞蹈的虚拟象征性和直观即时性,明了舞蹈的虚拟手法、抒情手法、夸张变形手法及身韵的“形、神、劲、律”。这些舞蹈专业理论有效地推动了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实现了从有限“实境”到无限“虚境”的跨越。
二、舞蹈基本功
舞蹈是需要基本功的,在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基本功时,直接进行舞蹈动作训练就如同建造空中楼阁。首先从把杆上的立姿、勾、绷脚到走、跳、转训练入手,尤其注意以腰部运动为核心的“提、沉、冲、靠、含、仰、移”的动律,围绕身韵内容,训练学生身体各部位的活动幅度和控制能力(包括指、腕、肩、腰、髓、踩、趾的柔韧性和灵活性、身体重心的稳定性和各种舞姿的控制能力)。训练身体各部位的准确位置和身体各部位的单一运用技术(包括基本的手型脚型、基本的头眼手脚位置、动律元素、单一手臂动作及单一头眼步法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如在跳跃、翻滚、托举等动作训练时,尤其在大跳过程中,双脚推地、离地、产生爆发力时要快速吸气;身体在空中运行和变换姿态造型时要采取控制呼吸,动作完成落地后再呼气;旋转时,吸气、提气和屏气要贯穿整个动作的始终,直到完成旋转动作后再呼气,从而增加旋转的动力和稳定性。学生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实现舞姿、动感、韵味的灵活与协调,舞蹈教学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根之木”。
三、幼儿舞蹈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业基本方向是幼儿教师,幼儿舞蹈理应是教学内容中的重头戏。幼儿舞蹈以丰富幼儿的生活、协调幼儿的动作、培养幼儿的审美力、发展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为出发点,以引导幼儿在舞蹈的感染下愉悦身心、陶冶性情、增强体质、启迪智慧、激发美感为目的。因此,在学习幼儿舞蹈时教师必须首先要求学生了解幼儿的心理和身体特征,引导学生注重心态调整,揣摩幼儿的动作、神态、韵律,自觉换位化身为幼儿,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做到肢体语言与心灵相通、肢体表演与情感相融、肢体运动与气韵相成、肢体美感与舞境相应。从学生的发展考虑,幼儿舞蹈教学还要诱发学生在学会典型幼儿舞蹈的同时,结合幼儿实际进行改编和创新,实现幼儿舞蹈教学的与时俱进。学习《金色小鹿》后,鼓励学生在原作基础上大胆模仿、改编、创新,完成自己的作品。学生信心十足、热情高涨,有的给原舞蹈增加了新的情节,有的则创作了诸如《美丽的孔雀》、《幸福的小鸭子》、《骄傲的青蛙》等新的舞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民族舞蹈
在我国的民族大家庭里,各民族舞蹈异彩纷呈。如瑶族的《铜鼓舞》节奏深远悠扬、傣族的《孔雀舞》活泼明快,朝鲜族的《桔梗谣》凝重端庄,高山族的《高山青》风趣欢畅,蒙古族的《赛马》豪迈奔放。这些都是舞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材。许多民族舞蹈曲调活泼,节奏欢快,情绪激昂,动作优美,非常符合幼儿好动、好模仿的性格及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感知特点,自然成为幼儿舞蹈的蓝本和源泉。在民族舞蹈教学中,既要注重舞蹈动作技巧,如藏族的“颤踏动律”、“尤子巴母”、“库玛拉”训练组合,蒙古族的“肩部训练”、“硬腕训练”、“马步训练”组合,更要强化学生对舞蹈内涵的理解。在学习藏族舞蹈《高原春风》时,我们先从藏民族的服饰、生活习俗讲起,让学生了解藏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历史传统、宗教信仰、舞蹈创作的感情来源,掌握作品是如何将“踢踏”、“旋子”、“锅庄”融合在一起,以丰富舞蹈语汇的。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得以从生活场景的舞蹈表达中看到水草丰美、牛肥马壮的高原景色,领悟其中蕴含的在高原春风吹起的那一刻,将一切美好的希望和祝福传播到千家万户的心愿。
五、流行舞蹈
随着社会的发展,舞蹈也有了新的表现形式。这些新兴舞蹈大多具有动作优美、自由轻松、肢体动作夸张的特点。比如,街舞就是各种走、跑、跳的形式变化,以及头、颈、肩、上肢、躯干等关节的屈伸、转动、绕环、摆振、波浪形扭动等动作的连贯组合,很好地表现了协调人体各部位肌肉群、塑造优美体态、提高人体协调能力、陶冶美感的功能。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正值青春年少,对新的舞蹈都有着属于他们这个年龄段特有的兴趣。舞蹈教师应该设法因势利导,适度向他们传授诸如街舞、踢踏舞等流行舞蹈,既调节学生的学习心态,又能够促进学生舞蹈技能的发展。
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实效,是舞蹈专业教师的夙愿。为此必须研究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基本素质,探索舞蹈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学习他人的宝贵经验,把满腔的热情和科学的训练结合起来,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使命。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