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10-67013680
如何在艺术院校正确开展体育舞蹈教学
时间:2013-05-28 08:56:10 来源:龙源期刊网
体育舞蹈教学是艺术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学改革及人才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内容之一。体育舞蹈教学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改善学生的形体条件,还能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及审美观,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及精神生活,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体育舞蹈的特点
体育舞蹈是由属于文艺范畴的舞蹈演变而来的体育项目,它兼有文艺和体育之间的边缘项目,是以竞赛为目的,具有自娱性和表演观赏性的竞技舞蹈。它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1、严格的规范性
规范性首先表现在体育舞蹈是一个完整的舞蹈系统,它是经过数百年历史的锤炼,几代人的加工而成的;其次表现在技术的规范性上,它严格到多一分嫌过,少一点欠火。
2、表演观赏性
体育舞蹈融音乐、舞蹈、服装、风度、体态美于一体,既有观赏的价值又有参与的可能,被认为是一种“真正的艺术”。
3、体育性
(1)竞技性:即比成绩、拿冠军、为国争光;
(2)锻炼价值:科研人员对体育舞蹈对人体生理和心理的作用研究显示:跳华尔兹和探戈舞时,人体能量代谢为7.57,高于网球 7.30,与羽毛球8.0相近;体育舞蹈最高心率为:女子197次/分,男子210次/分。可见,体育舞蹈促进人体生理变化是明显的,它是陶冶情操、锻炼体魄的一种极好形式。
二、艺术高校开展体育舞蹈教学的必要性
我国高等教育应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求,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切实加强索质教育。体育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舞蹈教育有利于学生开启思维、挖掘想象力,有利于学生提升智能、增强创造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魄。体育舞蹈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体育舞蹈教学对学生性格、气质的培养
性格,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常出现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思想、信念、世界观、性格、气质、能力等。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在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因素中,性格、气质、情感占有主导地位。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性格气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体育舞蹈中对礼仪性以及服装的要求方面。礼仪性上要求男士的衣着庄重,体态端庄挺拔,即使在轻快跳跃性舞步的变化中,也不失高雅风采。由于礼仪性审美取向决定了风度的重要性,所以,对舞者的外观形象,风度气质都有较高的要求。形成高雅风度的首要条件是体态的挺拔感,挺拔的体态标志着健康、教养、礼貌、自尊,给人以愉快、振奋、富有青春活力的感觉,这些不仅是舞蹈风格的要求,也是对观众的尊重。在选项课教学中,学生都要来自不同的专业的班级,相识的人并不多,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舞伴的随机组合,假设不同的舞蹈场合来培养学生跟陌生的异性打交道的能力,并通过礼仪性的培养养成学生一种自信大方优雅的气质。在服装方面,体育舞蹈中现代舞与拉丁舞各有其专用服装,由于舞蹈风格的不同,需要用不同款式的服装来衬托。因此,在展现现代舞的舞蹈美的过程中,服饰的衬托与美化作用极为重要。而拉丁舞服饰倾向于展现生动活泼、自由奔放的拉美情调与生活气息。舞蹈通过灵活的腰髋动作,刻意追求人体运动的曲线美,表现女士们婀娜多姿与柔媚灵巧,在拉丁舞的服饰中,男士身着紧身衣裤,女士则能充分展示身体凹凸有致的曲线,露背露腿的草裙式短裙,以便展露背、腰、臀、胯腿部动作的优美线条,增强了舞蹈的风格。体育舞蹈中的服饰的鲜明民族风格又使男女选手风采倍加。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在穿着方面不但能体现该舞种的风格,还可以将男生和女生的身体线条充分展示,让学生体会到服饰美和身体美的完美结合。服饰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从某种程度上反映着该学生的审美情趣。久而久之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形成,而这些都是个人人格魅力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体育舞蹈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
体育舞蹈十个舞种的起源和发展都是与发源地各国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传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相联系的,进而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表现民族思想情感、心理状态、理想愿望的丰富多彩的舞蹈艺术。可见,体育舞蹈包含着极其丰富、深厚的内涵。对学生而言,提高文学修养有助于提高观察生活、捕捉形象、升华创造的能力;提高音乐修养有助于把握音乐的作用、风格及其描述的意境;提高史地知识的修养有助于理解各种舞发源地的民俗风情和生活方式等有关知识。这样就可在丰富知识、开拓眼界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使其通过经常的、独立的观察、联想、分析与综合,对技术动作进行艺术处理,最后以生动直观的舞蹈形象、丰富优美的舞姿造型、自然独特的舞蹈风格、浓郁感人的抒情色彩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情操。
2、发挥讲解示范的重要作用
讲解和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法。舞蹈是时间与空间的艺术,是用身体和节奏表现思想感情的。因此舞蹈教师在教学中要用生动的形象去指导和启发学生,给学生反复地示范动作。教师示范要有充沛的感情与热情,示范动作要力求准确无误、节奏鲜明。示范包括单一动作和组合动作,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局部动作示范,但局部示范应尽可能减少。此外,也可以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或者选一些学习优秀的学生示范。
3、注意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
音乐是体育舞蹈的灵魂,音乐能激发人们的兴趣。体育舞蹈的节奏是音乐节奏与各舞种自身内在节奏的和谐统一。在教学中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倘若练习者舞姿非常优美,但却跟不上乐曲的节奏,也把握不好某舞种自身的节奏,跳得时快时慢,这样就不会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就达不到审美效果。良好的节奏感还可以促进练习者对音乐的欣赏,对舞曲结构的理解,对舞种自身节奏的理解,从而促进习舞者兴趣。
4、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高校这方面的师资较少,有的教师是从体操、艺体转过来的,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充实师资队伍,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通过教学观摩与研讨话动,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现有的教师提高业务水平。
五、结论
随着社会的变革,学校体育教育正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体育概念的内涵不断扩大,它需要不断注入时代的新内容。学校体育教育在教育人、培养人的同时,更是丰富学生文化与精神生活和完善自身的重要手段,高校作为教育的高层部分更是如此。体育舞蹈是一项高雅的运动,是适合于高校体育的理想教学内容。我们应当全面地、深刻地认识这项运动,决不能仅仅着眼于舞步本身,而应从品德、知识、技术三个环节人手,使体育舞蹈这颗璀璨的新星在高校得到健康的、科学的发展。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