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10-67013680
知识的观点对舞蹈编导教学实践的影响
时间:2013-06-05 09:25:48 来源:龙源期刊网

作为编导课程教学的初衷是培养具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人才,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事与愿违,出现几种值得思考的现象:一、学生抱定几种能熟练操作的前人编舞技法而高枕;二是班级作品编创手法雷同缺少个性;三是,教学的核心内容编创能力(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未能充分体现。教学过程是严谨的、编导技术知识是有系统按规则、具有启发性的发放给学生,学生的表现与教师对编导技术知识的陈述也相一致,那么,是什么样的环节出了问题?下面就知识的观点对学习的影响谈几点看法:

以往知识观的自相矛盾

知识是什么?就以往的经验而言,知识大致与这样一些词语有关:书籍、遗产、财富、人类认识的成果,知识的学习大致与获得、习得等词语有关。那么,古今中外对何谓知识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毫无疑问知识标志着我们学术遗产的所有内容,而教育正是把这份遗产世世代代薪火相传下去。但从知识的属性看,知识也不单是学问或经验的描述,而是表达了我们对认知艺术的范畴和运用所持的标准、理想和喜好。同样地,教育不只是传授我们教师所知道的事物的知识,也和我们传授我们所知道的知识的方法、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建构自己的教育实践,在如何阐明相应的学习目标或表达、展现知识的方式等方面,都会影响学习者对知识的观点和想法。据此分析以往在编导教学中所持的知识观点,它应是学习过程中静态的“内容”,所有的技术及理论知识是一些不影响编创学习过程的事物,并且其本身也不受这一过程所影响。同时它是教师头脑里的物件,教师的工作就是要把编导知识从教师头脑里传送到学生头脑里。这种传送过程似乎接近理性主义对知识的描述:真正的知识源自人内在,处于人的头脑里,可以通过提问和启发得以引导出来,这些提问和启发只是促使人的思想去注意一些本来就拥有的东西罢了(伯拉图)。以上这段对知识观点的叙述有许多的自相矛盾,例如知识源于人的实践,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本身就将知识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可随着实践发展的,并与行动有着密切关系的事物。但教学实践中我们通常所体现的编导技术知识却是既定的,不含糊也无可争议,只需要有组织的传输,有规律的接收。正如我们在不同教学实践中所表现的对知识、学习观点的不一致和不明确,致使教学效果并非是自己所想要达到的,学生作品缺少鲜明的个性、对技法生搬硬套不会活用,更不会对技法进行新的创造。

新的知识观、学习观对教学实践的启发

1.编导知识源于实践,学习即是知识的建构过程

编导教学强调知识“经验论”,正如杜威所说的那样:知识来自于个人的实践主张“从做中学”尝试与经历,尝试把想法付诸实践,然后从经历的结果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理想的编导教育就要能够把一般的理想跟真实环境中的问题联系起来,并强调这些一般理想的实际意义。这种教育鼓励学生运用想象力去创作理论,同时也着重通过实验所得的结果去制约这些理论。学生通过不断的参与编导实践活动,加深对编导的认识和从中获得更丰富的经验,并且通过这些活动来验证这些知识和经验。

2.参与社群活动,理清建构新知

对于知识的学习常常采用获得和参与这两种比喻的概念。过去我们视知识为一件货品、一件可发展或建构的物件时,往往采用了获得的比喻,按这种比喻无论获得编导技术知识的方法是经过传送或建构的过程,这个比喻都暗示学生个体在积聚知识时,好像囤积一些物品一样,将前人的编舞技术变成私人财产,学习者获得这些技术后,便可以将他们娴熟应用、迁移或与人共享。笔者认为在编导教学实践中参与的比喻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参与的比喻避免将知识当作一个实体,并用“知”一字来代替“知识”,又用行来代替“拥有知识”。参与的比喻运用了参与和话语的概念,“参与活动”比“拥有”知识更为重要,通过参与成为实践社群的成员取代了学习一个科目。教学过程的严谨不在于如何将编导技术知识有系统按规则的发放给学生,而在于如何有效的引导活动,正如情境认知理论所说:意义是通过参与群性活动而产生,意义不是个人对一个观念或概念的理解,而是分布与社群的理解。学生编导知识的建立过程,不只是由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传送到另一个知识没有那么丰富的人的过程,而是参与舞蹈文化里的真正活动,笔者认为此观点对于艺术教育尤为重要。

此外,知识和技巧的传承有如人类所有的沟通活动一样,都牵涉到一个次社群的互动,作为学习编导的学生其互动的社群对象应更丰富,在校园环境中,互动至少包括一名教师和一名学习者,但教师的角色并非是唯一专利,学习者之间常常会产生所谓的“鹰架作用”,形成一个互惠的社群。(布鲁纳1996)在舞蹈编导教学空间中完全有条件来建立这样一套互动和交互主体性的教学,人们会互相学习,而不单是通过教师的展示和教授。例如:“讲评”的教学形式可以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而教师则在其中负责协调所有过程,并鼓励其他人扮演教师、编舞者、导演等角色。另外,使舞蹈编导教学真正互动起来的重要益处是:通过活动和话语,人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同时也有了解他人思想的机会,“学习得以进行的一种中介物,正是共同参与者所持的不同观点”,(布雷多1994)不同的思想观点产生碰撞有助于学生理清、建立起自己的叙述。

综上所述,我们的学习观、知识观与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编导知识源于人类不断的艺术实践,具有着不断发展、动态生成的特点,因此编导教学不能只流于传授前辈的编创经验,更重要的是以此为线索,理解前人如何实践和形成自己独特的编创方法,通过设计教学活动,引发学生主动参与对既有知识的疑问,和对未知编舞领域的探索,形成不断建构新知的能力。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