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在经济建设上和物质构成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却没有达到与物质文明建设相同步,导致精神文明建设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教育部提出着力建设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是面对人数众多的学生,如何才能更好的开展舞蹈教学工作,我个人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要在舞蹈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教师要善于运用形象化的教学原则,要善于运用各种直观的教学手段,把舞蹈形象直观地、生动地再现在学生的面前,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采用具体创设情境的方式,包括问题情境、谈话情境、实物情境、故事情境、多媒体情境以及小品表演情境等等,用生动的情境去启发学生,去感染每个学生。用优美传情的动作感动学生,带动全体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表演之中,当然每一种情境的设计都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这样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环节了解到属于他们的真实想法,在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后,再深入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去创造美,编排出贴近学生的舞蹈动作,实现了舞蹈教育的相关目标。
二、因材施教发挥每位学生的表现力
因材施教是专业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材施教——针对性教育,个性化培养;长善救失——扬长补短,全面教育。教师应对学生的年龄、素质、生理和心理、兴趣程度及个人条件进行选材,不可一味沿袭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由于生源参差不齐,导致舞蹈教学对象的基本素质和基础能力有较大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舞蹈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在集体教学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个别辅导。一是根据学生的不同舞蹈学习水平,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层教学。平等无偏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排除学生不同的心理障碍,引起不同层次学生的共鸣,使他们树立学习舞蹈的信心。二是根据每个学生出现错误动作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纠正手段,进行个别纠正,并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让每个学生既有练习机会,又有显著的提高。三是针对驼背、弓背、O型腿或X型腿等个别学生的具体问题,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采取不同的纠正方法,进行个别辅导。四是针对不同性格倾向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对于性格内向、腼腆的学生,要多安排他们参与集体的舞蹈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观众的掌声,受到别人的肯定。由此渐渐培养其展示自我的勇气和能力,从而培养其在舞蹈中的表现力。
三、注重观察和鼓励
在舞蹈学习中,注重观察,这里所说的观察不仅仅是指老师,也是指学生要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观察和分析,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在调研考察中获取真实材料,然后通过自己的分析为下一步学习研究活动提供事实根据。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对学习内容建立了一个基本观点。发言与提问是学生对整体教学内容的思考,更是与自己已有知识储备相碰撞产生新火花的环节。学生的发言与提问更是检验教师水平与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于学生好的发言和提问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建立自己的观点体系。师在解答问题时尽量采用一些生动的语言和辅助性教具,如图片、影像资料、活体实例等以增强教学效果。
四、运用科学图示展示
舞蹈教学中,结合图示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舞步,还有利于减轻记忆负担,提高识记和保持的效果。而有机重复的结构设计本身,能方便学生学习、记忆,减轻了老师不必要的讲解,使学生学习舞步的目的性、主动性大大提高。当然,图示应该贴近实际生活,避免过分繁杂造成学生的理解偏差,学生对图示不明白时,老师应当及时给予帮助和解释,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去理解和记忆图示的内容。舞蹈教学中教师还可利用音像资料、图片、舞蹈服饰、道具等的配合,来增强学生对舞蹈的认识、了解,增强直观效果,使学生认知生动、具体的舞蹈形象,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五、注重实践
舞蹈教学作为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练习,才能取得进步与提高。让学生亲身体验舞蹈练习过程,增强对舞蹈、音乐的情感感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减少说教环节,应尽可能一边练习一边讲解,并做到言简意赅,以增加学生实际练习的机会。加强对实践活动有关知识的学习,为学生发挥个人才能提供空间,为实现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提供条件。学生在实践中认真体验,才能获得感性认识并掌握其方法步骤以及实践的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艺术创造和展示,从而提高综合能力。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学生参与创编舞蹈和排练舞蹈节目的机会,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技法用在舞蹈实践中,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六、结语
舞蹈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魄和增强形体素质,而且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姿态美和气质美。我作为一名舞蹈教师,要做有思想的实践者,站在时代的高度上,对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思考,坚守自己的教育改革理念,对教育本质加深理解,按教育规律办事,把自己的教育思想转化为实践。增加学生的舞蹈相关知识,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审美鉴赏力,运用身体语言,配合音乐,表达内心的情绪变化,培养学生真切的舞蹈美感,身体各种能力的训练以及表演经验,实现最大化的分享。增进彼此之间的人文情感、体验与观念得到充分的释放,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全社会需要更多的学生舞蹈教师,要让我们共同为校园舞蹈文化倾注爱心,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而努力,为培养跨世纪新型的具有挑战性的人才,携起手来,共同前进。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