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10-67013680
在普通学校开展舞蹈教育教学的思考
时间:2013-09-06 10:58:47 来源:艺苑舞蹈网
在普通学校(如:全国各地的私立学校)大部份都开设了舞蹈形体课,锻练学生们身体挺拔、气质高雅、举止大方,改变日常生活中养成的扣胸、驼背、脖子前伸、挺肚子、八字脚、歪肩等。
舞蹈形体课进了课堂,先给学生们介绍开展课程的重要及必要性,在给同学们介绍各种舞蹈的风格与特点、起源与形成、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因为是普及性的教育,所以不能按艺术(舞蹈)院校的大幅度或技巧性的训练方式来上课。要因材施教:舞蹈教学中,尝试进行分层次的教学。针对不同年段、不同类型的学生开三种舞蹈基训课,既初级班的地面训练、中级班的芭蕾舞蹈训练、高级班的民族民间舞、现代舞训练。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从无序的教学走上有序的轨道。艺苑舞 蹈网
初级课的教学方式主要采用分层次的方式,内容形式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让学生来认识身体和各部位,如手、手形、指、掌、脚、头等,把孩子们喜爱的、熟悉的生活内容和自然界的动植物排成游戏组合,如:开汽车、丢手帕、龙摆尾、月亮弯弯等,通过游戏中的动作达到其训练的目的。学生们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舞蹈动作,教师在讲课中的每句话都是优美的。中级班的教学方法以鼓励为主,教学内容以基本功训练和组合训练相结合,教师的动作要规范,示范准确到位,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高级班的教学方法主要以学生理解体会为主,教学内容注重能力、组合、素材、特色、韵味、感觉以及现代舞的元素动作,使学生从功能性向能力性发展,富有创意。在所有舞蹈的排练中,老师通过细腻的剖析动作,注重感情化、形象化、意境化,并通过老师点拔、讲评及学生的互评,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要建立课程的整体性和互补性,舞蹈教学根据学生的基础、个性等分层教学、个别化教学,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又如:创设意境,激励学生认识冲突,教师设疑,学生质疑,围绕教学目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另外,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的关键。如:《雨与种子》,老师扮演雨,同学发挥对音乐的想象和创作的能力。教师不断变化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中的一员,适时点拔,共同探讨、共同歌唱和表演,师生相互交流,愉快合作,形成和谐美好的课堂氛围,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Zwdance.com
舞蹈教学规范与建立模式化训练是形成风格的重要前提,教学目的和手段更多在模仿、记忆和体验,学生自身创选的独立性、自立性。必须由相关的“开发式”教学与“输与式”教学相补充,实现从感性开发到舞蹈动作“结构和建构”的理性回归,从舞蹈感性体验与接受,到文化审美性思考。通过教学理论的把握来实现自我探索与发展的可能性。提倡学生亲身感受,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提倡学科综合,把音乐、美术、戏曲、和舞蹈进行综合,改进教育方法,激励学生参与学习,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和综合,比较全面地实现艺术教育的目标,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
要告诉同学们舞蹈的动作是经过美化了的夸张了的,塑造各种人物形象,要有典型性的动作。舞蹈在一定程度上要遵循或利用人们生活中的动作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工和美化自然动作,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训练和不训练就是不一样的,腿部肌肉量差的人舞姿就不美,感情也不能通过动作来抒发一套刚健有力、节奏欢快、豪放大气的舞蹈动作组合,不能给人以精神振奋,情绪饱满,热情朝上的感觉。
就校园舞蹈创作而言,结构:即作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动作、调度、画面、音乐、道具等)按一定的创作意图,作恰如其分的搭配和排列。舞蹈创作是继选材之后,进入编舞之前的一项重要程序。这项程序的严谨与完整,精细与周详,都将直接作用于编舞的顺达和作品的优劣。
校园舞蹈由于群体年龄段的差别,结构时就不能不考虑不同年龄段的不同需求。换句话说,校园舞蹈折射艺术结构,必需从不同年龄的理解能力与体能所决定的。为学生创作的作品,要为学生们所理解和接受。这既是校园舞蹈创作的艰难性,又是校园舞蹈创作的基本要则。
但是,校园舞蹈的结构,在进行整体布局的分切时,有两点是不容忽视的。其一,叙事色彩,如果说校园舞蹈的选材归结为表现什么,那么舞蹈的结构则属于怎么去表现。人们常说,舞蹈是长于抒情的艺术。然而,对校园舞蹈来讲,强调一下叙事色彩为好,学生们的兴趣是喜欢听故事或讲故事,这种兴趣移位在舞蹈的观赏中,便是对作品的叙事色彩的满足。如少儿舞蹈《春天》,嫩绿的小草在微风中此起彼伏,花草似锦,学生们在草地上嬉戏,形象地叙述了一曲生命的赞歌。Zwdance.com
其二,长度制约。孩子的身体承受力和观赏力告诉我们,校园舞蹈宜短不宜长,可是在频繁的创作演出中,则往往是易长不易短,致使不少少儿舞蹈因过于冗长而失去它应有的光彩。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对构成作品的各个舞段的篇幅运筹不佳,分切欠妥,该繁的太繁,需简的末简。不论是叙事性舞段或情绪性的舞段,都想舞个“充分”,跳个“痛快”。有的编导认为:长与短是内容的需要,我认为针对校园舞蹈这一特定品类,不能机械地就此一般规律而一言了结。况且,任何艺术都是注重长度制约的。凡是准确展现作品内容的舞段,那怕篇幅再短,表演者舞起来也会很“充分”、很“痛快”,观赏者看起来同样会心满意足、赞不绝口,看了重庆舞校《春的律动》的演出,由于它在结构上对整体雕像的配置、群舞和独舞的美妙结合,虽然只有五分钟长却博得了满场喝彩。看来,校园舞蹈的冗长与简短,是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的。就创作规律而论,求短比之任冗长要艰难的多,因为简短总是与精巧相依相存的,因此,与其说是求简短,莫不如说是求精巧。
校园舞蹈自身的结构方式,光着眼于表层似乎是某种限制。实际上,杰出编导只有在限制中博击才能真正崭露才华,显示其创意,并以此为桥梁为校园舞蹈艺术的长足发展构筑宽绰的七彩之路。
舞蹈结构是在创作舞蹈之前所做的案头工作,结构也是编导在已经选材之后对构思的具体展现,要考虑形式和内容。包括情节、时间、长度、舞蹈的风格,每段舞蹈的安排,美术设计、舞台调度、布景、灯光、道具的使用等。舞蹈画面的结构和变化,不论有多么复杂,都是由图案结构而成的。方形、三角形、圆弧形、菱形、梯形、四边形。同样是因为人们视察的习惯影响而形成了自己的概念。方形给人以稳定;三角形给人以力量;圆形则带有柔流畅之感;菱形和梯形给人以开阔;编导只有建立一个完善的舞蹈结构,自己所编排的舞蹈才能出奇制胜。央视综艺频道每年的舞蹈比赛都是出了许多的舞蹈精品,每看一遍都感到是美的享受;技巧、意境、舞汇、舞美都堪称一流水平。编导把所思所想转化成舞蹈形象展现在舞台上。那么,作为一个编导,虽然不是直接在舞台上表现技能,但是却具有支配技术动作的能力。因此,舞蹈编导自己要有丰富的舞蹈语汇,编舞时才能得心应手、如鱼得水。
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针对几十年中国舞蹈教育只重形体训练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音乐素质、人文、历史、民俗、特别是民族文化知识的培养。舞蹈语汇丰富多彩,舞蹈风格各有不同,我国的民族舞、民间舞,外国的代表性舞、芭蕾舞、现代舞、新潮舞、都有着不同的发展与形成,风格与特点。授课时不但要传授舞蹈动作语汇,教师还要讲解这各种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舞蹈的形成、发展、风格、特点,而且还要示范每一种舞蹈给同学们欣赏,每跳一种舞蹈是先讲再跳,让同学记笔记,要经常提问。比如讲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形成在法国,极盛于俄国……只有把不同风格的舞介绍清楚,让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的热潮才会高涨。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