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步舞中的“狐”字是个颇让中国舞迷们捉摸不透的字眼。实际上,这个“狐”字与狐狸毫不相干,因此我们在这种舞步找不到任何狐狸的痕迹。
这个“狐”字是从创造了狐步舞的美国杂技演员哈利.福克斯的名字中来的,因为“福克斯”在英文中是“狐狸”的意思,所以一开始的人就把这种舞翻译成“狐步舞”。虽然是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但是 “狐步舞”这个词已在中国约定俗成地流传开来了,我们也就不必去纠正它。另一个层面来说,“狐步舞”这个词不过是个代表这样一种自娱性舞厅舞的符号而已。
狐步舞传说最早出现在1914年夏天,艺名为福克斯的杂技演员应邀在世界最大剧院之一的纽约电影院屋顶花园作歌舞表演,影院老板本想以此来吸引更多的电影观众,却不曾料到由此掀起了一场新的舞厅舞运动。
狐步舞是所有舞厅舞中,意义最为重大的发展成果。其2/4拍的快步与慢步有对比地组合起来,使舞者感到非常舒服。拉格泰姆的舞蹈如狐步舞,虽然舞步欢快活泼,但自始至终的一种节奏却不免使舞者感到单调乏味、容易疲劳。狐步舞则不同, 它每小节有4拍第一、三拍为重拍,跳起来如同狐狸走路,轻柔悠闲。宽大平滑的步幅、流畅优雅的舞步、严谨的动作、轻松的动态,给人一种懒洋洋,不慌不忙的感觉。
狐步舞由于受到新一代舞者的狂热喜爱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出现了大量的变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