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8月13日电“早晨转转腰,一天精神好。”“不腾出时间运动,就会腾出时间生病”。这样的顺口溜成为北京市民常说的话。
健身深入百姓生活
8月8日北京
奥运会开幕式上,2000余名演员整齐划一,共同打起了太极,一招一式,镇定自若而又灵动飘逸,显示了刚柔并济、天人合一的境界。
打太极是中国老百姓最喜欢的健身运动之一。在北京,公园、社区运动场成为人们打太极的好去处。目前全北京共有4905个晨晚练点,都是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除太极以外,人们还选择长跑、秧歌等多种方式。“体育健身活动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成为衣、食、住、行以外的第五生活基本要素。”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孙学才8月11日向媒体介绍“北京市全民健身情况”时说。
改革开放30年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是表现之一,北京奥运的契机更给百姓带来健身热潮:在城市,请客吃饭不如请客健身;逢年过节,健身场馆热火朝天;送体育“年货”,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据中国“7·11”世界人口日大会消息,2008年,中国人的预期寿命,已由2000年的71.4岁提高到73岁,远高出世界平均水平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水平,迈入长寿国家行列。可以说,这7年是全民健身运动空前蓬勃开展的7年。
政府有为促进健身
为了保障全民健身活动的有效实施,政府进行了专项投资。据北京市体育局介绍,截止到2007年底,北京市政府配建全民健身工程共6069个,总面积419万平方米,总投资7.26亿元。此外,为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2006年至2007年,配建
乒乓球长廊、篮球广场和笼式多功能球场共60个,总投入1000万元。2005年至2007年,建设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14个,市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25个,总投入3015万元。
北京市政府还联合一些协会举办了很多社会活动和比赛项目。北京国际长跑节是一项有着50余年历史的全民运动,它吸引了众多热爱运动的人们来参加。青岛、上海等奥运会协办城市的政府相关部门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
在青少年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是北京奥运会筹办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北京奥组委专门在青少年中发放了140万张奥运会比赛门票,希望孩子们通过切身体验,更深刻理解奥林匹克精神内涵,养成勤于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我国在全民健身方面,与外国也多有交流。孙学才说:“
武术协会每年都组织一些爱好者到国外进行交流。最近引进的排舞,也是一个时尚的全民健身项目,跟国外也有一些交流。”最近这些年,北京国际长跑节吸引了更多的境外长跑爱好者前来参赛,为友好交流搭建了新的平台。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