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啸同学在最近几天的课余时间里都一直在忙一件事,作为拥有2500名会员的西南大学体育舞蹈俱乐部部长,他正在筹备组织一场大型的体育舞蹈联欢会,联系场地、筹备节目、布置会场,所有的一切都是王龙啸和俱乐部的同学们在一块张罗着。“主要是想通过它扩大俱乐部的影响,其次也是通过这次舞会检验一下同学们在俱乐部的学习训练成果。”说到即将进行的舞会,小王同学显得十分兴奋。
其实,在西南大学同体育舞蹈俱乐部一样的学生体育俱乐部共有21个,常年参加俱乐部锻炼的学生会员近2万人,每到课余时间,在学校的体育场馆里各个俱乐部都有各种项目的健身活动。由于参加锻炼的学生太多,现在学校的体育场馆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健身的需要。该校体育学院公共体育部黄玉全部长甚至用了“人满为患”来形容。
出现这样火热的场面,来源于西南大学去年实施的“1+2”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授课新模式的推行。据该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办公室黄晓灵主任介绍,由于大学只有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学生锻炼的时间相对较少,即便有的参加锻炼,但因缺乏组织和科学指导,锻炼效果不佳,学生中肥胖率、近视率上升,运动技能则普通下降。针对这种情况,去年学校作出规定,每天下午5至6点作为全校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不安排任何专业课,此时体育场地全部开放,组织学生进行科学锻炼。
据了解,所谓“1+2”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1”是指每周一次40分钟的体育课教学;“2”是指每周两次、每次40分钟的课外体育锻炼。除此之外,为配合“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校通过组织成立单项俱乐部,作为“1+2”课程教学模式的延续,从而实现“课内外一体化”的目标。
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催生之下,经过紧张的筹备,篮球、野外生存、散打、网球、乒乓球、瑜伽、武术等21个俱乐部今年正式宣告成立。为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校明确俱乐部实行“自我选择、自我管理、自我参与”的原则,俱乐部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学校向俱乐部派出指导老师,进行带有一定教学色彩的体育锻炼,而锻炼成绩同时计入该生的体育成绩。为了扩大影响,为俱乐部“招兵买马”,校体委还专门为21个俱乐部制作了宣传展板,在校园内建立各自的网站和BBS论坛,学生可以通过网站直接向俱乐部申请注册。
由于俱乐部涉及的运动项目很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参加俱乐部,因此,今年九月新学期开学时,俱乐部的集结号刚一吹响,就一呼百应,俱乐部不仅兵强马壮,一些俱乐部甚至打起“拥堂”。体育舞蹈、羽毛球、健美、瑜伽、篮球等几个俱乐部人数直逼三千。黄玉全部长说,以前我们安排给这些俱乐部的场地根本就不够用了,由于会员太多只有让他们分批进行活动了。
在一些热热闹闹的俱乐部背后,黄玉全部长也很快发现了问题,那就是参加球类项目俱乐部的学生较多,而田径俱乐部则门可罗雀,“学生们都不喜欢跑步。” 黄玉全部长认为,田径是所有运动项目的基础,参加田径训练,对爆发力、耐力、速度、协调性等都能起到很好的锻炼,减肥也很有效果。对此,黄晓灵主任也表示,由于俱乐部还处于探索阶段,今后我们将根据学生的爱好,对项目进行一些调整,目的就是要让更多的同学能够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