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8日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一个“全民健身日”,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一周年纪念日。在第一个“全民健身日”到来前夕,记者就合肥市民的健身情况进行了调查。
哪些人在健身
昨天早上7点,记者在合肥和平广场上看到了数百名老人,有的打太极,有的在舞剑,还有的在慢跑。60多岁的李奶奶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她说她的秘诀就是运动。4年前的她很胖,有心脏病和高血压。在邻居的“劝说”下,李奶奶加入了晨练的队伍。没多久她就喜欢上了太极,越练越专业,人瘦了,药也基本不用吃了,体质比过去强多了。然而记者在和平广场看来看去却没发现几个年轻人,在省城其他几个晨练场所,看到的情况与和平广场类似,也是老年人多,年轻人少。
记者昨天还走访了省城几家健身馆,在馆里运动的人不是大腹便便,就是很瘦弱,也有一些人看上去已是“初有成效”,一身的肌肉。四牌楼某健身馆的王老板告诉记者,来这里健身的有两类人:一类人是太胖了,他们来这里进行有氧锻炼;另一类人是太瘦了,他们来这里进行无氧锻炼,不仅要锻炼,还要多吃,教练会给顾客介绍一些营养品。这类人平时都缺少锻炼,如果平时经常健身就不会发生这两种情况了。
不健身的六大理由
理由一:没时间
在合肥一家外资公司上班的小陈说:“没时间,天天工作忙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去健身?放假我也是躺在床上睡大觉,没心思更没空闲去健身。”
合肥市某事业单位的许主任说:“锻炼我总是不能持之以恒,老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来去锻炼一下,忙的时候也就不去了。”
理由二:没场地
昨晚,在胜利广场陪妻子散步的赵先生说:“我几乎没有锻炼健身的习惯,只在有空时出来走走。其实我挺想锻炼的,但是广场上全是老年人,我一个年轻人夹在中间有点不自在。”
理由三:没有伴
高中学生小磊说:“我也想早上起来锻炼,但是有谁跟我一块去呢?我的同学离我家都很远,我总不能和老大爷老太太一块去广场上打太极吧,那样我会不好意思的。”
理由四:怎么锻炼
在一家合资企业担任部门经理的王芳很想参加健身,可是她问记者:“怎么健身呢?我真不知道该怎么锻炼,那些大运动量的健身活动我是很排斥的。逛街算不算是锻炼啊?”
理由五:怕麻烦
家住安纺小区的万先生笑着说:“打打牌,也就活动了身体。你不知道,我打得起劲时,旁边开着电风扇,汗水还一个劲儿往下滴呢。你想想,要是我真去运动,大热天的会出好多汗,完了还要洗澡,太麻烦了。”
理由六:价格高
小学教师王老师说:“我们女孩子都想让自己更健康,身材更好,但是合肥市许多健身馆的瑜伽班、爵士舞班价格都很贵,动辄上千,我又没有把握能够持之以恒,生怕花了冤枉钱。”
年轻人更要锻炼
记者发现,为数不少的年轻人在采访中均认为自己还年轻,身体也没有任何不适,现在根本没必要进行锻炼,并以此为借口放纵、酗酒、抽烟。年轻人真的有本钱可以“偷懒”吗?
最新的医学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70%的人口正处于亚健康状态,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多的老年症状出现在年轻人身上,如颈椎病、心脑血管疾病等,这些以往在45岁以后的中老年人身上才会发生的症状,如今竟然常在一些30岁左右的年轻人身上出现,这一现象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医疗研究机构的重视,提高年轻人身体素质的工作已刻不容缓。一位健身教练告诉记者:“年轻人每天必须保证适当的体能锻炼,除了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功能,更主要的是调整心态,为一天紧张的工作进行解压和放松。生活规律正常的年轻人,要合理安排锻炼时间,以有氧运动为主;那些生活无法按规律进行的年轻人,更应每天抽出一刻钟或半小时进行简单轻松的舒展运动,让肌肉和心情同时放松。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哪一种情况,运动量都不能过度,即不能感到疲劳或十分明显的体力不支。日常锻炼是一种个人意识上的主动行为,没有固定的格式,自己适当把握即可。”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